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七

发布日期:2018-05-23 12:29:01 编辑整理:宁夏自考网 【字体: 】   【自考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十章 1927~1937年的文学创作

    简析《咆哮了的土地》(后改名《田野的风》)的思想内容

    《咆哮了的土地》(后改名《田野的风》)是左翼作家蒋光慈最后也是最成熟的一部长篇小说。

    内容:小说描写了北伐大革命时期和大革命失败后农村阶级矛盾和南方的农民运动。矿工张进德和大地主的儿子李杰,携手合作发动农民起来组织农会,实行抗租。“马日事变”后,农民建立自卫队,奔向金刚山革命队伍汇合。

    艺术:注意人物性格刻画与心理描绘,较以前作品来得细腻真切,是蒋光慈创作道路上的一次自我超越。

    简析蒋光慈“革命文学”创作的成就、意义和缺失

    蒋光慈是革命文学的理论倡导者之一,又是革命文学创作的身体力行者。他的革命文学作品有两个重要特点:

    1、 塑造了具有进步思想、革命思想的新人形象;

    2、 迅速反映和描写现代史上的重大革命斗争。

    缺点:表现在思想内容上的小资产阶级意识和“革命+恋爱”的公式。诗歌缺少诗味;小说不注意熔铸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

    简析殷夫“红色鼓动诗”的特点

    殷夫是左联五烈士之一,他的“红色鼓动诗”:

    内容:以高昂的革命斗争精神显示鲜明特色。诗篇抒写了他献身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和战斗意志,以及对无产阶级事业必然胜利的乐观坚定的信念。如《别了,哥哥》是一首记实诗作。《血字》是为纪念“五卅”四周年。

    艺术:以壮为诗魂,都用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以英雄主义的调子,急骤的旋律和钢铁般的语言,呈现出刚健雄浑的诗风。

    简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成就

    丁玲的优秀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土改这一段时期解放区农村的真实面貌。小说描写了土改前后前夕农村各阶级、各阶层农民的不同心态和动向,描写了工作组进村后发动群众、组织斗争,没收和分配地主的土地等过程,生动地反映了农村中翻天覆地的变化。

    2、 塑造了一些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描写地主富农的阶级特征,但不脸谱化。

    分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人物塑造上的特色、成就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人物塑造上的特色、成就是:人物各有个性。

    1、 描写农民既写出他们的革命性,也不回避小生产者思想上的一些弱点:

    小说中的农民形象主要有张裕民、程仁。

    张裕民是村党支部书记,土改运动的主要骨干,工作踏实,人很能干,阶级警惕性高。他深入细致地做群众工作,团结广大群众,终于斗到恶霸地主钱文贵;作品也写了他在土改运动过程中曾有过怕斗不倒地主的顾虑和工作上的一些失误。

    程仁是村农会主席,因与钱文贵侄女黑妮相恋,怕斗了钱会伤害黑妮,行动犹豫不决。随着革命的深入,他毅然上台揭示钱,对斗倒钱起了重要作用。

    小说对农民在土改运动中的内心活动和思想矛盾挖掘比较深,着重写他们在土改中作为小生产者的思想弱点不断克服和发展提高的过程。

    2、 描写地主富农的阶级特征,而不脸谱化。

    地主形象主要是钱文贵、李子俊女人。

    对于钱文贵作者着重描写他的“深谋远虑”。土改前把二儿子送去参军,当上了家属;把女儿嫁给了村治安员;利用侄女和程仁的恋爱关系企图收买程仁。

    李子俊的老婆,作品写她对觉醒起来的农民“常常施展出一种女性的千依百顺”。当农会管制了她家果树园,农民前来摘果子时,她内心充满仇恨,脸上却堆满笑脸向每个人陪小心。小说对李子俊老婆的性格、心理描写十分细腻,是作品千方百计“抗拒”土改的阶级本性;但各个地主又有其不同个性和手腕,不是脸谱化的人物。

    简析张天翼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思想:

    1、 张天翼的小说创作始终直面人生展现世态,贯穿着反暴虐、反虚伪、反庸俗的讽刺主题。揭示了绅士淑女们的“礼仪廉耻”,鞭挞了小官僚、小政客的自私、虚伪。《善女人》中的长生奶奶平时吃素拜佛。事实上,她却用高利贷压榨自己的儿子,对儿媳也施加虐待。

    2、 鞭挞了小市民包括职员灰色人生哲学和畸零性格。《包氏父子》中老包当了一辈子的仆役,为的是让儿子将来能做大官,而他的儿子却是个不读书的草包。作者抓住“望子成龙”以向上爬这种普遍于社会的文化心态,冷然审视对象,以含泪的讽刺刻画了老包的愚妄心理。

    艺术:

    1、 作品善于抓住最能揭示人物性格的细节突现人物的灵魂。如《华威先生》中的华威先生除了“忙”外,还有一个特点:假。

    2、 作品还善于通过人物自相矛盾的言行来让人物作自我暴露,从而达到讽刺的目的。

    3、 以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去揭示华美外衣下的愚妄和可笑。

    简析《南行记》《南国之夜》的思想和艺术

    左翼作家艾芜的《南行记》、《南国之夜》短篇集,是带有若干自传体成分的流浪者手记。

    1、 小说描写了一群底层人物:农夫、士兵,也包括流浪青年作者自己。描写他们的艰辛,对他们的不幸寄予深切的同情。《山峡中》的小黑牛。

    2、 作品着力表现人物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的生活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信念及斗争勇气,并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人生哲学的第一课》中的“我”。

    3、 缅甸、印度、马来西亚等异域和云南边地风光的描绘,也加强了作品的浪漫气氛。表现方式熔写景、叙事、抒情和刻画人物与一炉。

    [原创]中国现代文学史(11)

    第十一章1937~1949年的文学创作(一)

    分析艾青诗作的独特风格

    1、 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民族、土地、人民尤其是农村劳动人民的爱,感情深沉;前期的诗带有“忧郁”的感情色彩。《大堰河——我的保姆》,诗篇抒发了对乳母大堰河的深厚真挚的爱,以铺陈手法,塑造和赞颂了这一农村妇女勤劳善良的动人形象,对造成她一家悲惨命运的“不公道世界”发出“咒语”。忧郁的色彩源于对灾难深重的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增加了诗歌的动人力量。

    2、 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火一般燃烧的热情。

    3、 鲜明深刻的意象和浓郁的诗情,想象丰富,比喻新颖,有色调,有光彩,诗中有画,革命现实主义融进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艺术技巧。《手推车》以手推车为中心意象;诗在色调、光彩、线条与音响的调配上十分成功。《我爱这土地》中,诗人运用了象征、暗示、移情等手法。

    4、 以散文式的诗句自由抒写的自由体形式。不注重诗的外在节律,常用排比、反复等手法表达强烈的感情。

    分析《上海屋檐下》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夏衍的三幕话剧《上海屋檐下》,标志着作者的剧作题材已从历史转向现实,并自觉地运用严谨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进行创作。

    思想上:

    1、《上海屋檐下》描写的是一群立人檐下的小市民和穷苦知识分子的生活。

    赵振宇安贫乐命;报贩“李陵碑”成天酗酒解愁;施小宝沦落风尘;林志成时时担心丢失饭碗,提心吊胆度日;黄家楣,失业在家,生活无着。剧本通过这一幢石库门里的五户人家的不同遭遇和命运的描写,反映出一群善良的人们的不幸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那种另人窒息的时代气氛。主线是二房东林志成、杨彩玉一家的故事。匡复出狱与好友林志成和妻子杨彩玉重逢时,他们都陷入了一种极度难堪的痛苦之中。这是一个由黑暗社会造成的家庭悲剧。

    《上海屋檐下》通过对这些人物不幸命运的描写,对黑暗势力和国民党反动统治发出了强烈的控诉。

    2、作者还把剧情发生的时间精心安排在一个郁闷的黄梅时节。象征着抗战前夕的政治气候,反映出小人物的苦闷、悲哀和失望,更显示了革命风暴的即将到来。

    艺术上:

    1、 注意了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内心活动。如杨彩玉见到匡复后既要跟他走又难舍林志成的内心矛盾。

    2、 剧本结构也很有特点,利用石库门房子结构和上海下层人民居住条件差的特点,将五户人家用一个场景,在同一舞台空间同时展开。依靠各线索穿插交替的手法。线索多,但有主有从,林、杨、匡三人是结构主线,其它是副线,做到繁而不乱。

    3、 语言洗练简洁,富有个性特征,如赵振宇的乐天安贫,好发议论。

    分析《围城》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思想内容:

    1、《围城》的含义,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人生的婚姻好比一座被围的城,已婚的恰好是处于被围的城中,极力要冲出城出,而未婚的则如攻城的勇士,拼命想冲进城去。

    2、小说所反映的要远比它所命名的“围城”有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它象征这当时的人生“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的绝境。

    3、作品以留法回国的青年方鸿渐为中心,描绘了一群留学生与大学教授,在生活、工作、婚姻恋爱等问题上遇到的矛盾纠葛,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猥琐灵魂和灰色人生。

    艺术特色:

    1、 作品中高超的讽刺幽默手法,大量的奇妙譬喻,以及丰富的知识容量,构成了小说独特的风格。十分熟谙地在说天道地中掺入讽喻的喜趣。

    2、 作者在小说中妙语连珠,新意迭出,明明在写某件事物,却往往旁逸斜出,多方引喻,使事物的特征愈见鲜明。

    3、 中外典故、理论学识、生活印象,都一齐奔汇笔下。

    简析田间的《给战斗者》的思想和艺术

    思想:田间的抒情长诗《给战斗者》是代表田间风格的优秀诗篇。作者以深厚的感情描述了中国人民曾经有过的朴实而安宁的和平生活,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对祖国同胞惨无人道的蹂躏,并发出必须为祖国而战的强烈呼喊。

    艺术:

    1、 精短的诗行,急促的旋律,跳跃的节奏,表现出诗人对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

    2、 具有饱满的战斗激情和高昂的时代精神的诗歌,在当时发挥了强有力的鼓动和号召的作用。

    简析夏衍剧作的风格

    夏衍剧作的风格是:

    1、 富有现实战斗性,选取与现实斗争密切相关的题材,表达与祖国、民族命运相关的主题。历史剧《赛金花》,是为骂国民党的媚外求和;从《上海屋檐下》起转入现实题材,“从小人物生活中反映这个大时代”。抗战时期的代表作《心防》《法西斯细菌》都和抗战的大时代息息相关。

    2、 简洁朴素,取材平凡的日常生活,朴素地再现生活本来面目,重在展示形形色色的社会世相。《上海屋檐下》充分说明了这一特点。

    3、 注意人物刻画,以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如对俞实夫,选择了“九一八”前夕,“八一三”战争,等几个特定时代的场景、氛围、通过细节刻画俞实夫及其他人物的性格、心理。

    4、 语言朴素自然,含蓄深沉,平易亲切。

    第十二章1937~1949年的文学创作(二)

    分析赵树理小说的思想特色

    1、 对农村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复杂性的描绘。如短篇《小二黑结婚》中,小二黑和小芹的自然恋爱,遭到了把持村政权的恶霸流氓势力金旺、兴旺的迫害,也遭到了具有封建家长制和封建迷信思想的父母二诸葛和三仙姑的阻挠,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交织,斗争呈现复杂性。

    2、 对农村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暴露。赵树理称自己的小说为“问题小说”,他把农村工作中遇到的非解决不可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作为作品主题,如实地暴露这些问题。这表现出他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色。如在《李有才板话》中,他如实地描绘了两个问题:一是解放区在初期,有些基层村政权还被坏人把持;二是农村干部中的官僚主义。

    3、 对解放区新社会的热情歌颂。《小二黑结婚》中,小二黑和小芹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得到胜利结局,表现和歌颂了人民政权为人民的思想,歌颂了解放区新社会,鼓舞了青年们为争取自由幸福生活进行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4、 对解放区社会生活变革和农民思想心理变化的表现。小二黑和小芹的斗争胜利不仅是争取婚姻自主的胜利,而且是解放区农民反霸斗争和反对封建迷信思想的胜利,赋予恋爱婚姻题材以更深刻的主题意义。

    分析赵树理小说的民族化、群众化特色

    赵树理小说的民族化、群众化特色表现在:

    1、 赵树理的小说情节结构多数是运用传统手法,即注意故事性,情节连贯,环环相扣,有头有尾,而且往往是大团圆的结局。《小二黑结婚》是一个故事,其中又穿插了“不宜栽种”、“米烂了”等小故事。结局中,小二黑和小芹的恋爱以“一对好夫妻”为结果,恶霸受到惩罚,二诸葛、三仙姑的迷信思想等与有了好的变化。

    2、 在人物塑造上,也多采用中国古典小说的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性格。

    3、 语言大众化、通俗化,同时也注意语言的形象化、个性化,擅长运用农民口语。通俗易懂、简洁生动。如《小二黑结婚》只用一句话“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便把“老来俏”的三仙姑活脱脱地勾勒出来了。

    分析孙梨小说的独特风格

    1、 以谈笑从容的态度反映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描摹时代风云变幻的艺术角度和特点。如《荷花淀》写白洋淀一个妇女从送夫参军到在战斗中成长的故事,贯穿的是人民的爱国主义和战斗的乐观主义精神。

    2、 深入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灵美。小说写了水生嫂等一群劳动妇女的群像,水生嫂识大体,顾大局,送夫参军打日寇的爱国情操和刚毅性格,也写了她对丈夫深情款款的柔美性情。

    3、 散文美和浓郁的诗情画意。《荷花淀》中,白洋淀的自然风光美和水生嫂心灵手巧的劳动美,交织成一副似诗如画的月下编席图,是对和平劳动生活和祖国美丽河山的颂歌。夫妻月下话别、妇女寻夫、伏击战,都写人情美和自然美交织,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融诗、散文、小说于一体的散文诗式的小说。

    分析《白毛女》的主题

    歌剧《白毛女》的主题是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是“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是农民追求解放惟一正确道路的思想。

    这一主题是通过剧情和人物形象得到生动深刻表现的。

 

    贫苦农民杨白劳是旧中国老一辈被压迫被剥削的农民形象。躲债七天,最后走投无路,只有以死来了却在丑恶人世间的苦恼。表明农民在那个社会里,已经到了连屈辱的奴隶生活也无法维持下去了。杨白劳的命运,是旧社会农民的共同命运,很有典型意义。

    喜儿是剧作的主要人物。她虽生活于贫苦中,但性格活泼开朗,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但是,厄运接踵而来,父亲别逼死,自己被逼迫到黄家,遭黄世仁奸污,还要把她卖给人贩子。她逃出深山。非人的野人生活,使她头发全白,变成“白毛仙姑”,“人变成了鬼”。喜儿是一个身受苦难但不向命运低头,怀着深仇大恨决心复仇的坚强女性形象。她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反抗性,要向地主阶级报仇雪恨。但是,喜儿的复仇愿望和生存意志,只有在八路军到来,向黄世仁讨还血债。喜儿由“人变成鬼”的遭遇,表现了旧社会和地主阶级吃人喝血的凶残本质;喜儿由“鬼变成人”,表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把旧社会变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喜儿为代表的受苦难的人民群众,才能报仇雪恨翻身得解放。

    简评赵树理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上的地位

    赵树理着力描写农民,创作了他们喜闻乐见的作品。在艺术上能照顾农民欣赏习惯,把“写农民能看得懂听得懂”奉为创作信条。赵树理在解决作家与群众关系的问题上,找到了一条正确道路,赵树理的创作文艺的民族化、群众化,推进到新的阶段。

    简析《白毛女》在歌剧形式上的创新及其民族风格和在现代歌剧史上的意义

    1、 在音乐上,《白毛女》适当地运用民歌、小调和地方戏曲的曲调来表现剧中人物的情感。

    2、 在艺术表演上,《白毛女》借鉴了中国戏曲歌唱、吟诵、道白三者三结合的传统手法,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

    3、 唱词高度诗化,富于感情,有许多歌词,简直就是一首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白毛女》在继承民间歌舞剧的同时,也借鉴中国古典戏曲和西洋歌剧的某些表现手段,在秧歌剧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富有民族形式的歌剧。

    《白毛女》以思想内容的战斗性和艺术上创新与民族风格,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树立起一个里程碑,表现新歌剧已经开辟了一条富有生命力的新的道路。
 

本文标签:宁夏自考 历史类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七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nxzk.nx.cn

本文地址:http://www.nxzk.nx.cn/lsl/9326.html



关注宁夏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宁夏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宁夏自考便捷服务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七

日期:2018-05-23 12:29:01  整理:宁夏自考网  浏览(

    第十章 1927~1937年的文学创作

    简析《咆哮了的土地》(后改名《田野的风》)的思想内容

    《咆哮了的土地》(后改名《田野的风》)是左翼作家蒋光慈最后也是最成熟的一部长篇小说。

    内容:小说描写了北伐大革命时期和大革命失败后农村阶级矛盾和南方的农民运动。矿工张进德和大地主的儿子李杰,携手合作发动农民起来组织农会,实行抗租。“马日事变”后,农民建立自卫队,奔向金刚山革命队伍汇合。

    艺术:注意人物性格刻画与心理描绘,较以前作品来得细腻真切,是蒋光慈创作道路上的一次自我超越。

    简析蒋光慈“革命文学”创作的成就、意义和缺失

    蒋光慈是革命文学的理论倡导者之一,又是革命文学创作的身体力行者。他的革命文学作品有两个重要特点:

    1、 塑造了具有进步思想、革命思想的新人形象;

    2、 迅速反映和描写现代史上的重大革命斗争。

    缺点:表现在思想内容上的小资产阶级意识和“革命+恋爱”的公式。诗歌缺少诗味;小说不注意熔铸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

    简析殷夫“红色鼓动诗”的特点

    殷夫是左联五烈士之一,他的“红色鼓动诗”:

    内容:以高昂的革命斗争精神显示鲜明特色。诗篇抒写了他献身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和战斗意志,以及对无产阶级事业必然胜利的乐观坚定的信念。如《别了,哥哥》是一首记实诗作。《血字》是为纪念“五卅”四周年。

    艺术:以壮为诗魂,都用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以英雄主义的调子,急骤的旋律和钢铁般的语言,呈现出刚健雄浑的诗风。

    简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成就

    丁玲的优秀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土改这一段时期解放区农村的真实面貌。小说描写了土改前后前夕农村各阶级、各阶层农民的不同心态和动向,描写了工作组进村后发动群众、组织斗争,没收和分配地主的土地等过程,生动地反映了农村中翻天覆地的变化。

    2、 塑造了一些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描写地主富农的阶级特征,但不脸谱化。

    分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人物塑造上的特色、成就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人物塑造上的特色、成就是:人物各有个性。

    1、 描写农民既写出他们的革命性,也不回避小生产者思想上的一些弱点:

    小说中的农民形象主要有张裕民、程仁。

    张裕民是村党支部书记,土改运动的主要骨干,工作踏实,人很能干,阶级警惕性高。他深入细致地做群众工作,团结广大群众,终于斗到恶霸地主钱文贵;作品也写了他在土改运动过程中曾有过怕斗不倒地主的顾虑和工作上的一些失误。

    程仁是村农会主席,因与钱文贵侄女黑妮相恋,怕斗了钱会伤害黑妮,行动犹豫不决。随着革命的深入,他毅然上台揭示钱,对斗倒钱起了重要作用。

    小说对农民在土改运动中的内心活动和思想矛盾挖掘比较深,着重写他们在土改中作为小生产者的思想弱点不断克服和发展提高的过程。

    2、 描写地主富农的阶级特征,而不脸谱化。

    地主形象主要是钱文贵、李子俊女人。

    对于钱文贵作者着重描写他的“深谋远虑”。土改前把二儿子送去参军,当上了家属;把女儿嫁给了村治安员;利用侄女和程仁的恋爱关系企图收买程仁。

    李子俊的老婆,作品写她对觉醒起来的农民“常常施展出一种女性的千依百顺”。当农会管制了她家果树园,农民前来摘果子时,她内心充满仇恨,脸上却堆满笑脸向每个人陪小心。小说对李子俊老婆的性格、心理描写十分细腻,是作品千方百计“抗拒”土改的阶级本性;但各个地主又有其不同个性和手腕,不是脸谱化的人物。

    简析张天翼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思想:

    1、 张天翼的小说创作始终直面人生展现世态,贯穿着反暴虐、反虚伪、反庸俗的讽刺主题。揭示了绅士淑女们的“礼仪廉耻”,鞭挞了小官僚、小政客的自私、虚伪。《善女人》中的长生奶奶平时吃素拜佛。事实上,她却用高利贷压榨自己的儿子,对儿媳也施加虐待。

    2、 鞭挞了小市民包括职员灰色人生哲学和畸零性格。《包氏父子》中老包当了一辈子的仆役,为的是让儿子将来能做大官,而他的儿子却是个不读书的草包。作者抓住“望子成龙”以向上爬这种普遍于社会的文化心态,冷然审视对象,以含泪的讽刺刻画了老包的愚妄心理。

    艺术:

    1、 作品善于抓住最能揭示人物性格的细节突现人物的灵魂。如《华威先生》中的华威先生除了“忙”外,还有一个特点:假。

    2、 作品还善于通过人物自相矛盾的言行来让人物作自我暴露,从而达到讽刺的目的。

    3、 以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去揭示华美外衣下的愚妄和可笑。

    简析《南行记》《南国之夜》的思想和艺术

    左翼作家艾芜的《南行记》、《南国之夜》短篇集,是带有若干自传体成分的流浪者手记。

    1、 小说描写了一群底层人物:农夫、士兵,也包括流浪青年作者自己。描写他们的艰辛,对他们的不幸寄予深切的同情。《山峡中》的小黑牛。

    2、 作品着力表现人物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的生活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信念及斗争勇气,并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人生哲学的第一课》中的“我”。

    3、 缅甸、印度、马来西亚等异域和云南边地风光的描绘,也加强了作品的浪漫气氛。表现方式熔写景、叙事、抒情和刻画人物与一炉。

    [原创]中国现代文学史(11)

    第十一章1937~1949年的文学创作(一)

    分析艾青诗作的独特风格

    1、 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民族、土地、人民尤其是农村劳动人民的爱,感情深沉;前期的诗带有“忧郁”的感情色彩。《大堰河——我的保姆》,诗篇抒发了对乳母大堰河的深厚真挚的爱,以铺陈手法,塑造和赞颂了这一农村妇女勤劳善良的动人形象,对造成她一家悲惨命运的“不公道世界”发出“咒语”。忧郁的色彩源于对灾难深重的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增加了诗歌的动人力量。

    2、 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火一般燃烧的热情。

    3、 鲜明深刻的意象和浓郁的诗情,想象丰富,比喻新颖,有色调,有光彩,诗中有画,革命现实主义融进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艺术技巧。《手推车》以手推车为中心意象;诗在色调、光彩、线条与音响的调配上十分成功。《我爱这土地》中,诗人运用了象征、暗示、移情等手法。

    4、 以散文式的诗句自由抒写的自由体形式。不注重诗的外在节律,常用排比、反复等手法表达强烈的感情。

    分析《上海屋檐下》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夏衍的三幕话剧《上海屋檐下》,标志着作者的剧作题材已从历史转向现实,并自觉地运用严谨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进行创作。

    思想上:

    1、《上海屋檐下》描写的是一群立人檐下的小市民和穷苦知识分子的生活。

    赵振宇安贫乐命;报贩“李陵碑”成天酗酒解愁;施小宝沦落风尘;林志成时时担心丢失饭碗,提心吊胆度日;黄家楣,失业在家,生活无着。剧本通过这一幢石库门里的五户人家的不同遭遇和命运的描写,反映出一群善良的人们的不幸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那种另人窒息的时代气氛。主线是二房东林志成、杨彩玉一家的故事。匡复出狱与好友林志成和妻子杨彩玉重逢时,他们都陷入了一种极度难堪的痛苦之中。这是一个由黑暗社会造成的家庭悲剧。

    《上海屋檐下》通过对这些人物不幸命运的描写,对黑暗势力和国民党反动统治发出了强烈的控诉。

    2、作者还把剧情发生的时间精心安排在一个郁闷的黄梅时节。象征着抗战前夕的政治气候,反映出小人物的苦闷、悲哀和失望,更显示了革命风暴的即将到来。

    艺术上:

    1、 注意了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内心活动。如杨彩玉见到匡复后既要跟他走又难舍林志成的内心矛盾。

    2、 剧本结构也很有特点,利用石库门房子结构和上海下层人民居住条件差的特点,将五户人家用一个场景,在同一舞台空间同时展开。依靠各线索穿插交替的手法。线索多,但有主有从,林、杨、匡三人是结构主线,其它是副线,做到繁而不乱。

    3、 语言洗练简洁,富有个性特征,如赵振宇的乐天安贫,好发议论。

    分析《围城》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思想内容:

    1、《围城》的含义,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人生的婚姻好比一座被围的城,已婚的恰好是处于被围的城中,极力要冲出城出,而未婚的则如攻城的勇士,拼命想冲进城去。

    2、小说所反映的要远比它所命名的“围城”有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它象征这当时的人生“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的绝境。

    3、作品以留法回国的青年方鸿渐为中心,描绘了一群留学生与大学教授,在生活、工作、婚姻恋爱等问题上遇到的矛盾纠葛,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猥琐灵魂和灰色人生。

    艺术特色:

    1、 作品中高超的讽刺幽默手法,大量的奇妙譬喻,以及丰富的知识容量,构成了小说独特的风格。十分熟谙地在说天道地中掺入讽喻的喜趣。

    2、 作者在小说中妙语连珠,新意迭出,明明在写某件事物,却往往旁逸斜出,多方引喻,使事物的特征愈见鲜明。

    3、 中外典故、理论学识、生活印象,都一齐奔汇笔下。

    简析田间的《给战斗者》的思想和艺术

    思想:田间的抒情长诗《给战斗者》是代表田间风格的优秀诗篇。作者以深厚的感情描述了中国人民曾经有过的朴实而安宁的和平生活,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对祖国同胞惨无人道的蹂躏,并发出必须为祖国而战的强烈呼喊。

    艺术:

    1、 精短的诗行,急促的旋律,跳跃的节奏,表现出诗人对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

    2、 具有饱满的战斗激情和高昂的时代精神的诗歌,在当时发挥了强有力的鼓动和号召的作用。

    简析夏衍剧作的风格

    夏衍剧作的风格是:

    1、 富有现实战斗性,选取与现实斗争密切相关的题材,表达与祖国、民族命运相关的主题。历史剧《赛金花》,是为骂国民党的媚外求和;从《上海屋檐下》起转入现实题材,“从小人物生活中反映这个大时代”。抗战时期的代表作《心防》《法西斯细菌》都和抗战的大时代息息相关。

    2、 简洁朴素,取材平凡的日常生活,朴素地再现生活本来面目,重在展示形形色色的社会世相。《上海屋檐下》充分说明了这一特点。

    3、 注意人物刻画,以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如对俞实夫,选择了“九一八”前夕,“八一三”战争,等几个特定时代的场景、氛围、通过细节刻画俞实夫及其他人物的性格、心理。

    4、 语言朴素自然,含蓄深沉,平易亲切。

    第十二章1937~1949年的文学创作(二)

    分析赵树理小说的思想特色

    1、 对农村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复杂性的描绘。如短篇《小二黑结婚》中,小二黑和小芹的自然恋爱,遭到了把持村政权的恶霸流氓势力金旺、兴旺的迫害,也遭到了具有封建家长制和封建迷信思想的父母二诸葛和三仙姑的阻挠,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交织,斗争呈现复杂性。

    2、 对农村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暴露。赵树理称自己的小说为“问题小说”,他把农村工作中遇到的非解决不可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作为作品主题,如实地暴露这些问题。这表现出他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色。如在《李有才板话》中,他如实地描绘了两个问题:一是解放区在初期,有些基层村政权还被坏人把持;二是农村干部中的官僚主义。

    3、 对解放区新社会的热情歌颂。《小二黑结婚》中,小二黑和小芹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得到胜利结局,表现和歌颂了人民政权为人民的思想,歌颂了解放区新社会,鼓舞了青年们为争取自由幸福生活进行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4、 对解放区社会生活变革和农民思想心理变化的表现。小二黑和小芹的斗争胜利不仅是争取婚姻自主的胜利,而且是解放区农民反霸斗争和反对封建迷信思想的胜利,赋予恋爱婚姻题材以更深刻的主题意义。

    分析赵树理小说的民族化、群众化特色

    赵树理小说的民族化、群众化特色表现在:

    1、 赵树理的小说情节结构多数是运用传统手法,即注意故事性,情节连贯,环环相扣,有头有尾,而且往往是大团圆的结局。《小二黑结婚》是一个故事,其中又穿插了“不宜栽种”、“米烂了”等小故事。结局中,小二黑和小芹的恋爱以“一对好夫妻”为结果,恶霸受到惩罚,二诸葛、三仙姑的迷信思想等与有了好的变化。

    2、 在人物塑造上,也多采用中国古典小说的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性格。

    3、 语言大众化、通俗化,同时也注意语言的形象化、个性化,擅长运用农民口语。通俗易懂、简洁生动。如《小二黑结婚》只用一句话“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便把“老来俏”的三仙姑活脱脱地勾勒出来了。

    分析孙梨小说的独特风格

    1、 以谈笑从容的态度反映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描摹时代风云变幻的艺术角度和特点。如《荷花淀》写白洋淀一个妇女从送夫参军到在战斗中成长的故事,贯穿的是人民的爱国主义和战斗的乐观主义精神。

    2、 深入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灵美。小说写了水生嫂等一群劳动妇女的群像,水生嫂识大体,顾大局,送夫参军打日寇的爱国情操和刚毅性格,也写了她对丈夫深情款款的柔美性情。

    3、 散文美和浓郁的诗情画意。《荷花淀》中,白洋淀的自然风光美和水生嫂心灵手巧的劳动美,交织成一副似诗如画的月下编席图,是对和平劳动生活和祖国美丽河山的颂歌。夫妻月下话别、妇女寻夫、伏击战,都写人情美和自然美交织,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融诗、散文、小说于一体的散文诗式的小说。

    分析《白毛女》的主题

    歌剧《白毛女》的主题是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是“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是农民追求解放惟一正确道路的思想。

    这一主题是通过剧情和人物形象得到生动深刻表现的。

 

    贫苦农民杨白劳是旧中国老一辈被压迫被剥削的农民形象。躲债七天,最后走投无路,只有以死来了却在丑恶人世间的苦恼。表明农民在那个社会里,已经到了连屈辱的奴隶生活也无法维持下去了。杨白劳的命运,是旧社会农民的共同命运,很有典型意义。

    喜儿是剧作的主要人物。她虽生活于贫苦中,但性格活泼开朗,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但是,厄运接踵而来,父亲别逼死,自己被逼迫到黄家,遭黄世仁奸污,还要把她卖给人贩子。她逃出深山。非人的野人生活,使她头发全白,变成“白毛仙姑”,“人变成了鬼”。喜儿是一个身受苦难但不向命运低头,怀着深仇大恨决心复仇的坚强女性形象。她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反抗性,要向地主阶级报仇雪恨。但是,喜儿的复仇愿望和生存意志,只有在八路军到来,向黄世仁讨还血债。喜儿由“人变成鬼”的遭遇,表现了旧社会和地主阶级吃人喝血的凶残本质;喜儿由“鬼变成人”,表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把旧社会变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喜儿为代表的受苦难的人民群众,才能报仇雪恨翻身得解放。

    简评赵树理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上的地位

    赵树理着力描写农民,创作了他们喜闻乐见的作品。在艺术上能照顾农民欣赏习惯,把“写农民能看得懂听得懂”奉为创作信条。赵树理在解决作家与群众关系的问题上,找到了一条正确道路,赵树理的创作文艺的民族化、群众化,推进到新的阶段。

    简析《白毛女》在歌剧形式上的创新及其民族风格和在现代歌剧史上的意义

    1、 在音乐上,《白毛女》适当地运用民歌、小调和地方戏曲的曲调来表现剧中人物的情感。

    2、 在艺术表演上,《白毛女》借鉴了中国戏曲歌唱、吟诵、道白三者三结合的传统手法,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

    3、 唱词高度诗化,富于感情,有许多歌词,简直就是一首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白毛女》在继承民间歌舞剧的同时,也借鉴中国古典戏曲和西洋歌剧的某些表现手段,在秧歌剧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富有民族形式的歌剧。

    《白毛女》以思想内容的战斗性和艺术上创新与民族风格,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树立起一个里程碑,表现新歌剧已经开辟了一条富有生命力的新的道路。
 

本文标签:宁夏自考 历史类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七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nxzk.nx.cn

本文地址:http://www.nxzk.nx.cn/lsl/9326.html


关注宁夏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宁夏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