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 王充的教育思想

发布日期:2018-05-23 12:28:20 编辑整理:宁夏自考网 【字体: 】   【自考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王充(27一约100)字任仲,上虞人(今浙江省上虞县),祖上原魏郡元城人(今河北大名),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出身“细族孤门”,自幼从师受《论语》、《尚书》,好博览而不守章句,终生不与时苟合,充满战斗的批判精神。一生中除做过几年州郡小吏外,其余时间都居家教授,致力著作。他的著作很多,《讥俗》、《政务》、《养性书》等都已失散。现存只有《论衡》一书,用意在于反对虚妄,注重“实论”,“所以诠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表示出他对儒学正宗的叛逆精神,以他的唯物主义观点,衡量一切,评判一切。清末学者章太炎,评价王充是“汉代一人”,并不为过。

一、对迷信烦琐的经学教育的批判

自西汉以来,董仲舒所创立的神学化儒术与“谶纬”学说结合为新的神学体系,孔子被神化为通天教主,儒学也流入巫师、方士的奇谈怪论之中,腐蚀了学校教育,僵化了学术思想。王充对这种迷信、烦琐的经学教育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一)反对“信师是古”,主张“极问”

王充认为:“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问难”[1]。这是一种盲目迷信的恶习,为了“证定是非”,他主张“问难”。他说:“苟有不晓解之问,迢(追)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道于理?”[2]他大胆写了《问孔》、《刺孟》等文章,并具体指出孔丘之徒不能“极问”和孟何某些思想的模糊与混乱。所有这些,不仅对于打破盲目崇拜孔孟的迷信思想,揭露当时儒家神学的虚妄有重大作用,而且他从正面提出“极问”“问难”,反对“信师是古”等积极主张,是对师生关系、古今关系的一种有益探索。

(二)反对“记诵章句”,主张“贵通”

王充对当时教育上但拘一经,或只记诵章句、训校文义的风气,作了深刻批判。他认为这样的教育培养的人“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3]。他还批评当时的文吏教育“无篇章之诵,不闻仁义之语;长大成吏,舞文巧法,河私为己,勉赴权利”[4],认为这种急功为己的道路是错误的。同时王充也指出儒生“不览古今”的通病,认为“不览古今,论事不实”,他极力主张要“博览”,认为“人不博览”,就不能“闻古今”、“见事类”、“知然否”,这就犹如目盲、耳聋、鼻塞一样,不成为人了。他还主张人的知识应该“无所不包”,纵要了解“古今行事”,横要通晓“百家之言”。同时对于所学知识,要能应用,正面提出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要“贵通”,“贵及能用之也”。王充的这种主张,在“师法”、“家法”之严的东汉时代,无疑具有很大的积极、进步意义的。

二、关于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一)重视教育作用

王充重视教育对于人性发展的作用。他综合先儒关于人性的说法,认为“孟子言人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孙卿言人性恶者,中人以下者也;扬雄言人性善恶混者,中人也”[5]。而人的性所以有贤愚善恶是由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不是天意的结果。由于人在受胎时,所禀受的天性有厚有薄,“禀气有厚薄,故性有善恶也。”[6]他认为禀气厚薄决定人性的善恶,如像麦药多少决定酒味好坏一样。这是一种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解释人性的观点。虽然他把人性分为天生的三等是不对的,但他强调教育对人性形成发展的作用,却是正确的。他认为生来就善或恶的人很少,绝大多数是中人,中人之性则可通过教育使之定型。他说:“夫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7]即使对于人性善或恶之人,他肯定性可以变化,人性善可变恶,恶可变善,重要是教育。他说:“在化不在性”,“在于教不独在性”,“善则养育劝率,无令返恶,(近)恶则辅保禁防,令渐于善”[8]。这就是说,性可教而为善,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有适当的教育,天下无不可教之性,也无不可教之人。重要的是“教导”、“锻炼”、“渐渍”,只要通过教育或环境的影响便能“反情治性,尽材成德”[9]。

王充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他打比喻说:“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沙入缁,不染自黑。”[10]人的本性,也和麻篙、白沙一样,由于渍染的不同,质性就会变异,就有了善恶的区别。

王充肯定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一方面论证人性可以改变,说明了教育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认为教育可以使善变得更善,恶世可变为善,从而说明教育的必要性。他说:“久居单处,性必交易”[11];“简练于学,成熟于师”[12],都说明教育的必要性。

(二)培养目标

王充针对东汉当时文职官员中,文吏与儒生更受重视的情况,把人才划分成四个层次。他说:“故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授篇章者为鸿儒。故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13]由此可见,他的培养目标,最理想的是鸿儒,因为鸿儒能精思著文,连接篇章,又能独立思考。第二是文人,好学勤力,博学强识,掌握古今知识,且能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第三是通人,通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畅雅闲,审定文读,而以划授为人师者”[14]。第四是儒生,只能说一经,犹如鹦鹉学舌背诵经书。王充这种培养目标的思想,是他对当时经学教育不满的反映。他一贯主张的人才不仅应具有广博的知识,而更为重要是,应具有独立思考的创造精神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这种思想是很可贵的,很有见地的。

三、知识论和教学思想

(一)知物由学,反对生知

王充重视知识的力量,他说:“人有知学,则有力矣。”[15]但他反对生知之说,他说:“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性(生)知者。”[16]他反对那种认为圣人能前知千岁,后知万世的说法,他认为“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的事,是古今所没有的。“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17]

如何获取知识?王充认为首要依靠耳目去接触客观事物,他说:“须任耳目,以定情实”,反之“如无闻见,则无所状”;“不目见间,不能尽知也”[18]。又说:“齐部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日见之,日为之,手押也。”[19]他认为不与外界事物相接触,不目见、耳闻、口问、手为就不能学得知识。

但是王充并不主张学习只停留在耳目的感性认识上。如果只凭耳目,人们会得到虚假的知识,“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20],即“铨订于内”,“以心意议”。这就是要求开动脑筋,进行理性思考,这样才能“知一通二,达左见右”[21],这样才能分清是非,判定真假,“订其真伪,辨其虚实”[22]。

“订其真伪,辨其虚实”的标准是什么呢?他说:“事莫明于有效,论奠定于有证”[23],可见“有效”、“有证”,就是检查知识真伪的标准。所以王充认为学习过程应包括以实际效果来检查知识真伪的功夫。他说:“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24]这就是说,认识和理论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必须通过实际效果来检验,凡是符合事实效果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违背事实效果的思想理论,即使说得再好听动人,也是不能令人相信的。“效验”的方法是“引物事以验其言行”[25],即引用实际事物来证实他的言论行动,这是他的基本的教学方法论。

(二)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

l.距师和问难。

汉代儒生“信师是古”,造成教育空气沉寂,学术枯萎。王充提出反对迷信古人和书本,提倡解放思想、独立思考,针对“师法”“家法”提出“距师”,他说:“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千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26]主张破除对教师的迷信,敢于问难求解。他在《论衡》中,大胆写出《问孔》、《刺孟》,以其“失言”、“失实”来证明“贤圣所言皆无非”是荒谬可笑的,并以此表达了距师的意义。王充这种批判和问难的治学主张,是其思想精华之所在。

2.专心一志。

王充认为学习的好坏就是专一与否的结果。他说:“称于将之利,刺则不能击,击则不能刺,非刃不利,不能一旦二也。……方圆画不俱成,左右视不并见,人材有两为,不能成一。”[27]由于他主张学贵专一,所以他对人的评价和要求也不求全责备,他说:“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非劣也,志意不为也;非拙也,精诚不加也。”人专心致志于一种本领,而其他本领也就相形见绌,因为他没把心思用在这上面。因此王充要求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定对象上,以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这种见解是很有道理的。

3.循序渐进,“勤学不舍”。

    王充主张学者要“好学勤力”,强调循序渐进,他以河水结冰,积土成山为例说明学习靠日积月累,不断进取。他说:“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28]主张“宿习”,反对“暴习”,认为“学不宿习”、一曝十寒是很难成功的。他以古人成才为例,进一步说明在学业上不能急于求成。他说吕望、百里奚都是到了老年才封侯显贵,任用为相,始表露才华,认为“大器晚成”,“任重,其取进疾速,难矣”[29],说明学习也必须循序渐进,勤学不舍,才能有所成就。

[1] 《论衡·问孔》。

[2] 《论衡·问孔》。

[3] 《论衡·超奇》。

[4] 《论衡·程材》。

[5] 《论衡·本性》。

[6] 《论衡·率性》。

[7] 《论衡·本性》。

[8] 《论衡·率性》。

[9] 《论衡·实知》。

[10] 《论衡·率性》。

[11] 《论衡·率性》。

[12] 《论衡·实知》。

[13] 《论衡·超奇》。

[14] 《论衡·超奇》。

[15] 《论衡·效力》。

[16] 《论衡·实知》。

[17] 《论衡·实知》。

[18] 《论衡·实知》。

[19] 《论衡·程材》。

[20] 《论衡·筹葬》。

[21] 《论衡·实知》。

[22] 《论衡·对作》。

[23] 《论衡·筹葬》。

[24] 《论衡·实知》。

[25] 《论衡·自然》。

[26] 《论衡·问孔》。

[27] 《论衡·书解》。

[28] 《状留》。

[29] 《论衡·状留》。

本文标签:宁夏自考 历史类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 王充的教育思想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nxzk.nx.cn

本文地址:http://www.nxzk.nx.cn/lsl/8164.html



关注宁夏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宁夏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宁夏自考便捷服务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 王充的教育思想

日期:2018-05-23 12:28:20  整理:宁夏自考网  浏览(

王充(27一约100)字任仲,上虞人(今浙江省上虞县),祖上原魏郡元城人(今河北大名),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出身“细族孤门”,自幼从师受《论语》、《尚书》,好博览而不守章句,终生不与时苟合,充满战斗的批判精神。一生中除做过几年州郡小吏外,其余时间都居家教授,致力著作。他的著作很多,《讥俗》、《政务》、《养性书》等都已失散。现存只有《论衡》一书,用意在于反对虚妄,注重“实论”,“所以诠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表示出他对儒学正宗的叛逆精神,以他的唯物主义观点,衡量一切,评判一切。清末学者章太炎,评价王充是“汉代一人”,并不为过。

一、对迷信烦琐的经学教育的批判

自西汉以来,董仲舒所创立的神学化儒术与“谶纬”学说结合为新的神学体系,孔子被神化为通天教主,儒学也流入巫师、方士的奇谈怪论之中,腐蚀了学校教育,僵化了学术思想。王充对这种迷信、烦琐的经学教育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一)反对“信师是古”,主张“极问”

王充认为:“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问难”[1]。这是一种盲目迷信的恶习,为了“证定是非”,他主张“问难”。他说:“苟有不晓解之问,迢(追)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道于理?”[2]他大胆写了《问孔》、《刺孟》等文章,并具体指出孔丘之徒不能“极问”和孟何某些思想的模糊与混乱。所有这些,不仅对于打破盲目崇拜孔孟的迷信思想,揭露当时儒家神学的虚妄有重大作用,而且他从正面提出“极问”“问难”,反对“信师是古”等积极主张,是对师生关系、古今关系的一种有益探索。

(二)反对“记诵章句”,主张“贵通”

王充对当时教育上但拘一经,或只记诵章句、训校文义的风气,作了深刻批判。他认为这样的教育培养的人“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3]。他还批评当时的文吏教育“无篇章之诵,不闻仁义之语;长大成吏,舞文巧法,河私为己,勉赴权利”[4],认为这种急功为己的道路是错误的。同时王充也指出儒生“不览古今”的通病,认为“不览古今,论事不实”,他极力主张要“博览”,认为“人不博览”,就不能“闻古今”、“见事类”、“知然否”,这就犹如目盲、耳聋、鼻塞一样,不成为人了。他还主张人的知识应该“无所不包”,纵要了解“古今行事”,横要通晓“百家之言”。同时对于所学知识,要能应用,正面提出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要“贵通”,“贵及能用之也”。王充的这种主张,在“师法”、“家法”之严的东汉时代,无疑具有很大的积极、进步意义的。

二、关于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一)重视教育作用

王充重视教育对于人性发展的作用。他综合先儒关于人性的说法,认为“孟子言人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孙卿言人性恶者,中人以下者也;扬雄言人性善恶混者,中人也”[5]。而人的性所以有贤愚善恶是由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不是天意的结果。由于人在受胎时,所禀受的天性有厚有薄,“禀气有厚薄,故性有善恶也。”[6]他认为禀气厚薄决定人性的善恶,如像麦药多少决定酒味好坏一样。这是一种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解释人性的观点。虽然他把人性分为天生的三等是不对的,但他强调教育对人性形成发展的作用,却是正确的。他认为生来就善或恶的人很少,绝大多数是中人,中人之性则可通过教育使之定型。他说:“夫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7]即使对于人性善或恶之人,他肯定性可以变化,人性善可变恶,恶可变善,重要是教育。他说:“在化不在性”,“在于教不独在性”,“善则养育劝率,无令返恶,(近)恶则辅保禁防,令渐于善”[8]。这就是说,性可教而为善,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有适当的教育,天下无不可教之性,也无不可教之人。重要的是“教导”、“锻炼”、“渐渍”,只要通过教育或环境的影响便能“反情治性,尽材成德”[9]。

王充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他打比喻说:“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沙入缁,不染自黑。”[10]人的本性,也和麻篙、白沙一样,由于渍染的不同,质性就会变异,就有了善恶的区别。

王充肯定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一方面论证人性可以改变,说明了教育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认为教育可以使善变得更善,恶世可变为善,从而说明教育的必要性。他说:“久居单处,性必交易”[11];“简练于学,成熟于师”[12],都说明教育的必要性。

(二)培养目标

王充针对东汉当时文职官员中,文吏与儒生更受重视的情况,把人才划分成四个层次。他说:“故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授篇章者为鸿儒。故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13]由此可见,他的培养目标,最理想的是鸿儒,因为鸿儒能精思著文,连接篇章,又能独立思考。第二是文人,好学勤力,博学强识,掌握古今知识,且能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第三是通人,通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畅雅闲,审定文读,而以划授为人师者”[14]。第四是儒生,只能说一经,犹如鹦鹉学舌背诵经书。王充这种培养目标的思想,是他对当时经学教育不满的反映。他一贯主张的人才不仅应具有广博的知识,而更为重要是,应具有独立思考的创造精神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这种思想是很可贵的,很有见地的。

三、知识论和教学思想

(一)知物由学,反对生知

王充重视知识的力量,他说:“人有知学,则有力矣。”[15]但他反对生知之说,他说:“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性(生)知者。”[16]他反对那种认为圣人能前知千岁,后知万世的说法,他认为“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的事,是古今所没有的。“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17]

如何获取知识?王充认为首要依靠耳目去接触客观事物,他说:“须任耳目,以定情实”,反之“如无闻见,则无所状”;“不目见间,不能尽知也”[18]。又说:“齐部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日见之,日为之,手押也。”[19]他认为不与外界事物相接触,不目见、耳闻、口问、手为就不能学得知识。

但是王充并不主张学习只停留在耳目的感性认识上。如果只凭耳目,人们会得到虚假的知识,“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20],即“铨订于内”,“以心意议”。这就是要求开动脑筋,进行理性思考,这样才能“知一通二,达左见右”[21],这样才能分清是非,判定真假,“订其真伪,辨其虚实”[22]。

“订其真伪,辨其虚实”的标准是什么呢?他说:“事莫明于有效,论奠定于有证”[23],可见“有效”、“有证”,就是检查知识真伪的标准。所以王充认为学习过程应包括以实际效果来检查知识真伪的功夫。他说:“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24]这就是说,认识和理论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必须通过实际效果来检验,凡是符合事实效果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违背事实效果的思想理论,即使说得再好听动人,也是不能令人相信的。“效验”的方法是“引物事以验其言行”[25],即引用实际事物来证实他的言论行动,这是他的基本的教学方法论。

(二)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

l.距师和问难。

汉代儒生“信师是古”,造成教育空气沉寂,学术枯萎。王充提出反对迷信古人和书本,提倡解放思想、独立思考,针对“师法”“家法”提出“距师”,他说:“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千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26]主张破除对教师的迷信,敢于问难求解。他在《论衡》中,大胆写出《问孔》、《刺孟》,以其“失言”、“失实”来证明“贤圣所言皆无非”是荒谬可笑的,并以此表达了距师的意义。王充这种批判和问难的治学主张,是其思想精华之所在。

2.专心一志。

王充认为学习的好坏就是专一与否的结果。他说:“称于将之利,刺则不能击,击则不能刺,非刃不利,不能一旦二也。……方圆画不俱成,左右视不并见,人材有两为,不能成一。”[27]由于他主张学贵专一,所以他对人的评价和要求也不求全责备,他说:“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非劣也,志意不为也;非拙也,精诚不加也。”人专心致志于一种本领,而其他本领也就相形见绌,因为他没把心思用在这上面。因此王充要求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定对象上,以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这种见解是很有道理的。

3.循序渐进,“勤学不舍”。

    王充主张学者要“好学勤力”,强调循序渐进,他以河水结冰,积土成山为例说明学习靠日积月累,不断进取。他说:“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28]主张“宿习”,反对“暴习”,认为“学不宿习”、一曝十寒是很难成功的。他以古人成才为例,进一步说明在学业上不能急于求成。他说吕望、百里奚都是到了老年才封侯显贵,任用为相,始表露才华,认为“大器晚成”,“任重,其取进疾速,难矣”[29],说明学习也必须循序渐进,勤学不舍,才能有所成就。

[1] 《论衡·问孔》。

[2] 《论衡·问孔》。

[3] 《论衡·超奇》。

[4] 《论衡·程材》。

[5] 《论衡·本性》。

[6] 《论衡·率性》。

[7] 《论衡·本性》。

[8] 《论衡·率性》。

[9] 《论衡·实知》。

[10] 《论衡·率性》。

[11] 《论衡·率性》。

[12] 《论衡·实知》。

[13] 《论衡·超奇》。

[14] 《论衡·超奇》。

[15] 《论衡·效力》。

[16] 《论衡·实知》。

[17] 《论衡·实知》。

[18] 《论衡·实知》。

[19] 《论衡·程材》。

[20] 《论衡·筹葬》。

[21] 《论衡·实知》。

[22] 《论衡·对作》。

[23] 《论衡·筹葬》。

[24] 《论衡·实知》。

[25] 《论衡·自然》。

[26] 《论衡·问孔》。

[27] 《论衡·书解》。

[28] 《状留》。

[29] 《论衡·状留》。

本文标签:宁夏自考 历史类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 王充的教育思想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nxzk.nx.cn

本文地址:http://www.nxzk.nx.cn/lsl/8164.html


关注宁夏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宁夏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