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宁夏自考网 > 教育类> 自考工程心理学串讲八> 浏览文章

自考工程心理学串讲八

发布日期:2018-05-23 12:28:53 编辑整理:宁夏自考网 【字体: 】   【自考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十一章 安全事故与人的失误

  1.事故是由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关于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来进行分析。大多数事故是人为造成的。

  2.例题P303某钢铁厂的案例分析

  对该事故发生的原因有三种解释的观点:

   ①工人们认为,出事地点已经多次发生类似的事件,但没有造成重大伤亡。领导没有重视这一点,未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②厂领导认为,陶某违反了安全操作规定,冒险进入危险区,这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③上级领导机关认为,企业内部管理不严,制度没有落实。

  宏观工效学和组织系统理论的观点认为,企业是一个由各种子系统构成的完整体系。包括心理社会系统、技术任务系统及管理系统。

  3.关于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来进行分析。

  许多科学家在研究事故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的因素为中心的两大事故分析模式。一是行为模式,二是生理学模式。

  4.以人的因素为中心的行为模式有哪几种?

  行为模式理论认为,事故是由人机系统中操作人员的某些行为缺陷或心理特征造成的。

  行为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理论:

  ①学习理论。操作人员的工作技能,是后天习得的行为模式。只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安全行为给予积极的正面强化,同时给不安全行为以负面强化。这样其他的操作人员就会去学习正确的操作规范,学会安全行为。

  ②记忆错误。记忆错误主要表现为“错、忘、漏”。它反映人的记忆系统的职业安全防护体系还不完善。

  ③个性特征理论。个性特征理论认为,人们存在着某种个性倾向,容易造成事故的称之为“事故倾向个性”。还有一些与事故关系比较密切的个性特征。年龄和也与事故发生率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青年工人缺乏、注意力容易分散、纪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因而更容易发生事故。老年人由于工作记忆能力下降,容易疲劳,容易发生错误,因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5.生理学模式提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职工的身体不能适应任务的要求。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是生理节律和药物的使用。

  生理节律:每个人都具有节律调节功能的系统。其中,节律最明显的是心率,它经常保持在每分钟60-80次

  6.影响事故发生的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视觉与视知觉。没有达到视觉标准的个体,就会有更高的事故发生率。

  ②经验。经验与事故的发生有很高的相关关系,经验总是能把事故控制在最小的可能发生率上。

  ③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某些能力会下降,比如视力。同时,年龄增加,经验增长。

  ④人格特质。一般工人有20%的时间陷于情绪低潮,有一半的事故是发生在这20%的情绪低潮期。

  ⑤疲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疲劳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7.事故倾向:就是所有决定事故因素的总体,事故倾向性就是在危险性相同的条件下,决定个人间的事故率差异的人格因素。

  8.较为有害的心理因素包括8种:

  ①习惯心理

  ②麻痹心理

  ③侥幸心理

  ④紧张心理

  ⑤自负心理

  ⑥求快心理

  ⑦厌倦心理

  ⑧逆反心理

  9.减少事故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减低环境的危险性;二是控制人的因素,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10.30分钟效应:在警戒性的研究中,要特别注意30分钟效应。指人在觉醒状态下,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在30分钟内,人能表现出良好的警戒性。30分钟后,人捕捉信号的能力明显下降,这种现象便被称之为30分钟效应。

  11.行动前征兆确定法:

  事故都是组织的和人的失误的累积结果。主要通过使用各种行动前的征兆确定失误类型,就可以找到有效的预防人为失误的措施。

  瑞森提出了三类行动前征兆:长时期倾向征兆、中期测验征兆和短期警告征兆

  长时期倾向征兆是整个组织安全文化的整体显示。

  中期测验征兆可以评估系统当前操作的安全状况和效率。

  短期警告征兆能警告风险管理系统即将进入事故危险区。

  第十二章 应激与工作负荷

  1.工作负荷:是指人体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工作量,它是评价人机系统的一项重要指标。

  2.人适应工作负荷变化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一个人需要进行超出自己适应能力范围的工作活动时,就会产生应激。

  3.应激: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每当环境偏离最佳状况,个体又无法,或不能轻易地校正这种偏离时,个体就会在机体和心理上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

  产生应激状况的应激源主要有三类:工作负荷不合理;工作环境恶劣;工作责任重大、人际关系不和谐等等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3.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其一是健康;

  其二是工作质量;

  其三是工作时的舒适感。

  4.心理负荷:可以简单解释为,单位时间内人体承受的心理活动工作量。心理负荷的主要成分有个体加工的信息和情绪上负荷。心理负荷的概念中包括个体加工信息的速率,即决策的速率和决策的难度,也包括个体所体验到的应激和紧张的主观感觉。

  5.詹斯认为:心理负荷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由功能上相关联的三个部分组成:输入负荷、操作者努力和绩效。

  6.负荷评价技术有:

  ①主任务分析: 主任务分析是心理负荷状况评价最直接的方法。

  ②辅助任务测量: 辅助任务测量又称第二任务测量。

  ③生理测量:诱发脑电位、心率变化、瞳孔大小。

  ④主观评定。

  7.心理工作负荷理论包括:单资源理论和多资源理论。

本文标签:宁夏自考 教育类 自考工程心理学串讲八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nxzk.nx.cn

本文地址:http://www.nxzk.nx.cn/jyl846/9129.html



关注宁夏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宁夏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相关《自考工程心理学串讲八》的文章

宁夏自考便捷服务

自考工程心理学串讲八

日期:2018-05-23 12:28:53  整理:宁夏自考网  浏览(


  第十一章 安全事故与人的失误

  1.事故是由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关于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来进行分析。大多数事故是人为造成的。

  2.例题P303某钢铁厂的案例分析

  对该事故发生的原因有三种解释的观点:

   ①工人们认为,出事地点已经多次发生类似的事件,但没有造成重大伤亡。领导没有重视这一点,未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②厂领导认为,陶某违反了安全操作规定,冒险进入危险区,这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③上级领导机关认为,企业内部管理不严,制度没有落实。

  宏观工效学和组织系统理论的观点认为,企业是一个由各种子系统构成的完整体系。包括心理社会系统、技术任务系统及管理系统。

  3.关于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来进行分析。

  许多科学家在研究事故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的因素为中心的两大事故分析模式。一是行为模式,二是生理学模式。

  4.以人的因素为中心的行为模式有哪几种?

  行为模式理论认为,事故是由人机系统中操作人员的某些行为缺陷或心理特征造成的。

  行为模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理论:

  ①学习理论。操作人员的工作技能,是后天习得的行为模式。只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安全行为给予积极的正面强化,同时给不安全行为以负面强化。这样其他的操作人员就会去学习正确的操作规范,学会安全行为。

  ②记忆错误。记忆错误主要表现为“错、忘、漏”。它反映人的记忆系统的职业安全防护体系还不完善。

  ③个性特征理论。个性特征理论认为,人们存在着某种个性倾向,容易造成事故的称之为“事故倾向个性”。还有一些与事故关系比较密切的个性特征。年龄和也与事故发生率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青年工人缺乏、注意力容易分散、纪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因而更容易发生事故。老年人由于工作记忆能力下降,容易疲劳,容易发生错误,因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5.生理学模式提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职工的身体不能适应任务的要求。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是生理节律和药物的使用。

  生理节律:每个人都具有节律调节功能的系统。其中,节律最明显的是心率,它经常保持在每分钟60-80次

  6.影响事故发生的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视觉与视知觉。没有达到视觉标准的个体,就会有更高的事故发生率。

  ②经验。经验与事故的发生有很高的相关关系,经验总是能把事故控制在最小的可能发生率上。

  ③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某些能力会下降,比如视力。同时,年龄增加,经验增长。

  ④人格特质。一般工人有20%的时间陷于情绪低潮,有一半的事故是发生在这20%的情绪低潮期。

  ⑤疲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疲劳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7.事故倾向:就是所有决定事故因素的总体,事故倾向性就是在危险性相同的条件下,决定个人间的事故率差异的人格因素。

  8.较为有害的心理因素包括8种:

  ①习惯心理

  ②麻痹心理

  ③侥幸心理

  ④紧张心理

  ⑤自负心理

  ⑥求快心理

  ⑦厌倦心理

  ⑧逆反心理

  9.减少事故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减低环境的危险性;二是控制人的因素,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10.30分钟效应:在警戒性的研究中,要特别注意30分钟效应。指人在觉醒状态下,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在30分钟内,人能表现出良好的警戒性。30分钟后,人捕捉信号的能力明显下降,这种现象便被称之为30分钟效应。

  11.行动前征兆确定法:

  事故都是组织的和人的失误的累积结果。主要通过使用各种行动前的征兆确定失误类型,就可以找到有效的预防人为失误的措施。

  瑞森提出了三类行动前征兆:长时期倾向征兆、中期测验征兆和短期警告征兆

  长时期倾向征兆是整个组织安全文化的整体显示。

  中期测验征兆可以评估系统当前操作的安全状况和效率。

  短期警告征兆能警告风险管理系统即将进入事故危险区。

  第十二章 应激与工作负荷

  1.工作负荷:是指人体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工作量,它是评价人机系统的一项重要指标。

  2.人适应工作负荷变化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一个人需要进行超出自己适应能力范围的工作活动时,就会产生应激。

  3.应激: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每当环境偏离最佳状况,个体又无法,或不能轻易地校正这种偏离时,个体就会在机体和心理上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

  产生应激状况的应激源主要有三类:工作负荷不合理;工作环境恶劣;工作责任重大、人际关系不和谐等等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3.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其一是健康;

  其二是工作质量;

  其三是工作时的舒适感。

  4.心理负荷:可以简单解释为,单位时间内人体承受的心理活动工作量。心理负荷的主要成分有个体加工的信息和情绪上负荷。心理负荷的概念中包括个体加工信息的速率,即决策的速率和决策的难度,也包括个体所体验到的应激和紧张的主观感觉。

  5.詹斯认为:心理负荷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由功能上相关联的三个部分组成:输入负荷、操作者努力和绩效。

  6.负荷评价技术有:

  ①主任务分析: 主任务分析是心理负荷状况评价最直接的方法。

  ②辅助任务测量: 辅助任务测量又称第二任务测量。

  ③生理测量:诱发脑电位、心率变化、瞳孔大小。

  ④主观评定。

  7.心理工作负荷理论包括:单资源理论和多资源理论。

本文标签:宁夏自考 教育类 自考工程心理学串讲八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nxzk.nx.cn

本文地址:http://www.nxzk.nx.cn/jyl846/9129.html


关注宁夏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宁夏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