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教育经济学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上)

发布日期:2019-07-27 15:24:56 编辑整理:宁夏自考网 【字体: 】   【自考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经济学产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计量经济学

B.人力资本理论

C.劳动价值理论

D.教育资本

2.教育经济学在中国开始逐步涉及与展开的时间是(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3.教育投资具有生产性投资的性质是由于教育劳动具有 (  )

A.生产力

B.劳务性或服务性

C.使用价值

D.消费性

4.最早提出“人力资本”这一概念的是, ( )

A.贝克尔《人力资本》

B.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

C.沃尔什《人力的资本观》 

D.欠雷《投资决定的正规标准》

5.教育社会需求与教育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因为(  )

A.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

B.社会与个人对教育需求的出发点和追求目的不同

C.教育供求间存在矛盾

D.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

6.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的是( )

A.20世纪70年代,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B.1982,奈斯比特《大趋势》

C.1986,福莱斯《高技术社会》

D.1996,“经合组织”年度报告

7.连接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键性环节和纽带是(  )

A.科学技术市场

B.人才和劳动力市场

C.物质形态商品市场

D.服务市场

8.从根本上讲,教育结构主要受(  )来

A.社会生产关系制约

B.政治制度制约

C.生产力水平制约

D.社会经济结构制约

9.教育投资只有通过培养出来的劳动力以及再生产出来的科学技术进入生产领域,才能创造社会物质财富,说明教育投资具有(  )

A.周期性长特点

B.弹性大特点

C.间接性特点

D.长效性特点

10.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物质前提和客观依据是(  )

A.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

B.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

C.科学技术水平 

D.社会人口

 

 

11.义务教育投资主体中居中心地位的是(  )

A.个人 

B.群众

C.国家或政府

D.企事业单位

12.计量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是(  )

A.教育投资

B.教育成本

C.教育收益

D.教育分配

13.分析大学生社会直接成本有多种计量方法,比较常用的有匡算法和(  )

A.“成本一效益”计算方法

B.实算法

C.费希洛计算法

D.舒尔茨计算法

14.最理想的学校规模类型是(  )

A.规模过大稳定型

B.规模适度稳定性

C.规模适度成长型

D.规模过小成长型

15.社会平均劳动简化比计算公式是(  )

A.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总课时数/某准级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总课时数

B.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某准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

C.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某准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

D.平均劳动简化=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简化比×各类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百分比(按教育程度)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教育经济学

 

17.教育的社会需求

18.教育结构

19.教育成本

20.教育个人收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简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

22.市场经济体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是什么?

23.反映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与速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24.★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的优点是什么?

25.分析解决我国教师工资问题的思路。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小题10分,第27小题15分,共25分)

26.论述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的观点(论述两位代表人物即可)。

27.结合现代社会实践,论述如何改进和完善教育投资的管理体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此题考核的是教育经济学学科产生的理论根源。其直接理论来源是“人力资本理论”。

2.C【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经济学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与产生起步比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中国教育经济学会成立的时间是1984年10月。答案是C。

3.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劳动的性质。从教育劳动具有劳务性或服务性这一特别使用价值角度,可以说教育劳动具有生产性因素,教育投资具有生产性投资的性质。

4.C【解析】沃尔什于1935年写了《人力的资本观》,被西方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第一篇论文,最早提出了“人力资本”这一概念。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人力资本投资》是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作。正确答案是C。关于“人力资本”这一知识点历年来必考,是考查重点。

5.B【解析】选项A具有迷惑性,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从而产生供求矛盾。教育社会需求与教育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则是由于社会与个人对教育需求的出发点和追求目的不同,正确答案是B。

6.D【解析】“经合组织”不仅是国际权威机构,而且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计量指标体系,因此作为“知识经济”概念确定的标志。选项A提出“后工业经济”,选项B提出“信息经济”,选项C提出“高技术经济”。

7.B【解析】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人才和劳动力既是教育培养的对象,又是产业部门和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成为链接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关键性环节。答案A、C、D阐述的都是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但是不是纽带。

8.D【解析】教育结构受制于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诸如A、B、C选项的内容。但从根本上讲,教育解雇主要受社会经济结构的制约。经济结构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内部发展变化的趋势,制约着教育结构内部调整改革的方向。

9.★C【解析】教育投资不能直接同物质生产资料结合,说明的是其间接性特点。正确答案是C。教育投资特点这一知识点,2007年真题考查过“长效性特点”,2008年真题考查过“周期性长的特点”,是考查热点。

10. A【解析】一个国家教育投资比例的大小,首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程度与速度,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这是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物质前提和客观依据。因此,正确答案是A。

Il. C【解析】根据义务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义务教育投资主体国家化,国家或政府成为最主要的投资者,居主体地位。

12.B【解析】要分析各种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并进行量化处理,首先必须考察教育成本,只有当效益大于成本时,才能体现出教育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所以,正确答案是B。

13.B【解析】实算法要求把一切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费用扣除掉,对学校固定资产,按不同种类分别给予折旧。这种方法相对比较实际也比较科学,正确答案是B。选项A用来研究分析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

14.B【解析】规模效益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资源内部分配是否合理,规模适度稳定型,不需要再做调整,属于教育规模的理想状态。

15. D【解析】四个选项中,公式正确的是C和D。选项C是劳动简化比的公式,选项D才是社会平均劳动简化比的计算公式。

二、名词解释题

16.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示的一门边缘学科。(2004、2006年皆考查过,有隔年考查的趋势,是重点题)

17.教育的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基于国家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18.教育结构是指教育这个社会现象总系统各种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即教育纵向子系统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教育横向子系统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

19.教育成本是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

20.教育个人收益或称教育私人收益,指个人接受某级某类教育,终生所能获得的经济收入扣除所支付的教育费用(教育成本)后的净收益。

三、简答题

21.简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

答: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表现:

(1)教育对人具有全面的影响作用。教育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对经济增强发生作用。

(2)教育通过培养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人才,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各个领域的人才,对社会生产力增强发生作用。

(3)教育通过陶冶劳动者的思想和道德,提高劳动者的精神文明程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劳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对经济发展发生作用。

22.市场经济体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是什么?

答:市场经济体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通过劳动力市场价格信号,调节教育的类别、层次、专业结构及各级各类各专业的招生数量。

(2)通过学费调节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由于非义务教育收取学费作为教育成本补偿,因此,学费就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教育的供给和需求。

(3)市场机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在教育市场不甚完善的情况下,是有限的;只有教育市场发育成熟后,市场机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作用才能充分发挥。

23.反映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与速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答:反映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指标有:

(1)义务教育普及率及增长率。具体指标数据包括: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义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在校学生数、义务教育适龄人口数等。

(2)非义务教育的升学率及其增长率。这主要反映中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中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占该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反映了中等教育发展的规模;该年龄组人口每年平均入学人口,即每年平均增长率,则反映了中等教育发展速度。

(3)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及其增长率。以每1万或每10万社会人口中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反映其发展规模;以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增长率反映其发展速度。

(4)成年人口当中的扫盲率以及职工、农民接受各种业余教育和各种培训的增长率等。

24.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的优点是什么?

答: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是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于1986年提出。其优点在于:(1)各教育成本分担和补偿的主体都可以从中获得经济收益,从而刺激了多主体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增加总体教育投资总量,从而扩大教育规模,加快教育的发展。

(2)教育成本分担和补偿制度与扩大学生就学、就业密切相关,因为没有选择权就不可能分担教育成本。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和家长享受较高层次教育机会的成本意识。

25.分析解决我国教师工资问题的思路。

答:(1)教师工资必须由财政拨款来保证。现阶段我国实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方针,但是由于一部分教育经费是学校自筹的,必然导致各校教师工资的不均等。因此,从长远观点来看,教师工资应该由政府来保证,而不是学校自筹。

(2)确定教师工资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公益事业。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背景下,国家在决定教师工资待遇时,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事实上存在教师劳动力市场,如果教师工资过低,则会导致教师这种高质量的劳动力流向其他部门,从而导致师资的短缺。

(3)确定教师工资必须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

(4)必须保证教师实际工资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

四、论述题

26.论述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的观点(论述两位代表人物即可)。

答:(1)舒尔茨的主要观点认为:

①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原因有三个:一、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超过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相对投资量,主要是由收益率决定的。二、人力资本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发挥着相互替代和补充作用。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会更多地代替其他生产要素。三、用具体数量化计算,进一步证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②教育促进经济增长是通过提高人们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的具体方式实现的。所谓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是指人们对于经济条件的变化、更新所作出的反应及其效率,即人们根据经济条件的变化,重新考虑合理分配自己的各种资源,如财产、劳动、金钱及时间等。这种能力的取得与提高,主要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的作用。

③人类时间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有效地合理使用与分配时间的能力,也是人力资本的构成部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宝贵的人类时间,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④教育也是使个人社会收入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生产的能力,从而增加个人收入,使个人工资和薪金结构发生变化。

(2)丹尼森的主要观点认为:

丹尼森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除与舒尔茨相同处外,还有突出的贡献和区别于舒尔茨的一些观点。被称为西方人力资本计量的代表人物。他与舒尔茨在理论上主要区别有:

①认为教育不是生产中的单独因素,是生产中人力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

②教育因素和教育投资指的是受正规教育年限的多少。

③“知识增进”是人力资本组成部分。

④正规教育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只有其中的五分之三在起作用。

(3)贝克尔的主要观点认为:

①人力资本投资的目的,既要教育当前的经济效益又要教育未来的经济收益。

②在职培训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

③收集信息、情报资料也是人力资本的内容之一,同样具有经济价值。

④提出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

⑤提出了“年龄——收入”曲线。

⑥用具体数学计算和实证确定,说明了高等教育收益率,同时也比较了不同教育等级之间的收益率差别。

【解析】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的观点,历年来都是考查的重点热点问题,尤其是舒尔茨的主要观点,更是核心考点。解答此题,需要对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有综合的把握。按照题目要求,提取自己比较熟悉的两位人物的观点进行阐述,并需要结合自己的理解展开论述。

27.结合现代社会实践,论述如何改进和完善教育投资的管理体制。

答:教育投资管理体制的基本出发点应当是:有利于调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调动教育单位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育投资的使用效果。

(1)在教育投资的预算管理上,应逐步实施教育经费预算单列制度,保证教育投资足额到位。(2)建立和健全合理的定员定额制度。定员是确定人员编制,其基本依据是学校业务量大小,体制人员同业务量的比例关系。定额是由财政和教育部门为学校规定的支出限额。定员定额是确定学校预算支出的基础,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3)学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和经济核算制。作为过渡办法,可以将学校后勤服务的单位实行半企业化或企业化管理,实行经济核算制。

【解析】学校的教育投资主要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采用何种投资管理体制,如何管理教育投资,也是影响教育投资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解答此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在阐述清楚要点的基础之上,联系社会实践进行补充说明。如果能有自己的想法,言之成理,亦可以得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方法中不属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的是(  )

 

A.经济分析法

B.教育研究法C.经济计量和教育统计法

D.调查研究法

2.直接导致西方教育经济学诞生的是(  )

A.人力资本理论 

B.计量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D.劳动生产理论

3.衡量劳动力的价值,主要看(  )

A.劳动力本人所需的生活资料费用所占比重大小

B.劳动力子女所必须的生活资料费用所占比重大小

C.劳动力所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所占比重大小

D.劳动力总价值

4.人力资本的核心是(  )

A.人力投资

B.物力投资

C.生产投资

D.教育投资

5.舒尔茨认为,决定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投资相对投资量的主要是(  )

A.投资比例

B.投资收益率

C.投资量 

D.经济结构

6.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不包括(  )

A.社会人口状况

B.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C.政策导向

D.物质生活需求

7.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应该由(  )

A.政府提供 

B.市场经济机制配置

C.社会经济支持

D.政府和市场经济机制配置共同提供

8.★教育投资大不一定就能适应物质生产的需求,教育投资与物质生产过程具有一定伸缩性,说明教育投资具有(  )

A.周期性长特点

B.弹性大特点

C.间接性特点 

D.长效性特点9.教育事业经费含在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经费项目中,最终构成(  )

A.教育基本建设经费

B.教育事业经费

C.社会消费基金 

D.社会积累基金

10.下列各项不属于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静态指标的是(  )

A.社会总产值 

B.财政总支出

C.国民收入增长的比例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1.衡量一个国家义务教育投资比例,主要有两个指标:生均教育经费和(  )

A.初等教育生均事业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例

B.初等教育事业费占整个教育事业费的比例

C.义务教育投资在教育投资总量中的比例

D.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例

12.计算学生的机会成本,一般开始于(  )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13.教育成果质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

A.人才费用质量系数

B.人才费用质量系数

C.年度教育事业费利用效率

D.年度教育事业费利用效率

14.规模效益的好坏完全取决于(  )

A.教育资源的适当运用

B.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C.投资与收益的比例 

D.资源内部分配是否合理

15.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大的方面讲主要有劳动力人数和(  )

A.劳动力熟练程度

B.劳动力能力

C.劳动力教育程度

D.劳动技术装备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知识经济

 

17.经济结构

18.★教育投资

19.国际比较法

20.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为什么说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22.简述教育供求矛盾调节的方式。

23.简述什么是合理的教育结构。

24.简述义务教育投资结构中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比例结构的合理性。

25.简述丹尼森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小题10分,第27小题15分,共25分)

26.论述影响教育投资比例的因素。

27.论述我国教育规模的现状及对策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经济学学科研究方法。其研究方法包括经济分析法、教育研究法、经济计量和教育统计法、比较研究法、概算法等。D选项调查研究法属于教育研究方法,因此正确答案是D。此知识点2004年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过。

2.B【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经济学产生的理论根源。A最具有迷惑性,07年曾经考查过此点。但是A选项“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产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但是,直接导致西方教育经济学诞生的是计量经济学。

3.C【解析】劳动力除了依靠消费生活资料维持和延续其再生产之外,还要依靠生产消费,依靠教育费用、训练费用、形成自己的生产技能。劳动力价值中的三个构成因素比例结构中,教育和训练费用在其中将占有较大的比重。衡量劳动力的价值,主要看教育和训练费用所占比重的大小。正确答案是C。

4.D【解析】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因为教育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投资,教育投资比物力投资更有利,会带来更多的利润。A选项人力投资概念过于宽泛,人力投资作用大于物力投资。正确答案是D。

5.B【解析】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超过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相对投资量,主要由收益率决定。收益率高说明投资量不足,需要追加投资,收益率低,说明投资量过多,需要相对较少投资量。当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二者间投资收益率相等时,就是二者之间的最佳比例。因此,正确答案是B。

6.D【解析】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主要有:社会人口、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以及政策导向等。答案D是影响教育个人需求的动因。

7.A【解析】义务教育是强制性免费教育,属于公共产品,因此,其教育资源配置应该采取由政府提供,不能采取市场经济机制进行的资源配置方式,正确答案是A。

8.★B【解析】教育要适应物质生产发展的需求,如何才能适应就决定了教育投资的数量与分配,但由于影响物质生产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教育投资与物质生产过程具有的“一定伸缩性”说明是教育投资弹性大的特点。正确答案是B。教育投资特点这一知识点,2007年真题考查过“长效性特点”,2008年真题考查过“周期性长的特点”,是考查热点

9.C【解析】教育事业经费属于社会消费部分,最终构成社会消费基金。正确答案是C。教育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属于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最终构成社会积累资金。

10.C【解析】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基本指标分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两种。选项A、B、D都属于静态指标。选项C属于动态指标。

11.C【解析】两个指标:生均教育经费反映了义务教育投资在国民经济分配中的情况;义务教育投资在教育投资总量中的比例反映了义务教育投资在教育总投资中的分配情况。正确答案是C。

12.C【解析】机会成本是指社会个人为教育而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学生已满法定劳动力年龄因受教育而放弃的就业收入的成本为个人间接成本。从高中开始,大部分学生开始进入劳动力年龄,因此,一般从高中开始可以计算学生的机会成本。

13.B【解析】教育成果质量指标是对教育投资所取得的质量好坏进行考查。选项A、D是错误的公式。选项C是教育成果数量指标、选项B为正确答案,是教育成果质量指标。

14.D【解析】资源内部分配是否合理决定了规模经济效益的好坏,建立理想的教育规模,在于建立合理的内部资源分配指标。

15.D【解析】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劳动量。劳动力人数和劳动力技术装备是影响劳动力生产率的主要因素。


本文标签:宁夏自考 经济类 2019年自考教育经济学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上)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nxzk.nx.cn

本文地址:http://www.nxzk.nx.cn/jingji/21863.html



关注宁夏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宁夏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宁夏自考便捷服务

2019年自考教育经济学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上)

日期:2019-07-27 15:24:56  整理:宁夏自考网  浏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经济学产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计量经济学

B.人力资本理论

C.劳动价值理论

D.教育资本

2.教育经济学在中国开始逐步涉及与展开的时间是(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3.教育投资具有生产性投资的性质是由于教育劳动具有 (  )

A.生产力

B.劳务性或服务性

C.使用价值

D.消费性

4.最早提出“人力资本”这一概念的是, ( )

A.贝克尔《人力资本》

B.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

C.沃尔什《人力的资本观》 

D.欠雷《投资决定的正规标准》

5.教育社会需求与教育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因为(  )

A.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

B.社会与个人对教育需求的出发点和追求目的不同

C.教育供求间存在矛盾

D.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

6.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的是( )

A.20世纪70年代,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B.1982,奈斯比特《大趋势》

C.1986,福莱斯《高技术社会》

D.1996,“经合组织”年度报告

7.连接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键性环节和纽带是(  )

A.科学技术市场

B.人才和劳动力市场

C.物质形态商品市场

D.服务市场

8.从根本上讲,教育结构主要受(  )来

A.社会生产关系制约

B.政治制度制约

C.生产力水平制约

D.社会经济结构制约

9.教育投资只有通过培养出来的劳动力以及再生产出来的科学技术进入生产领域,才能创造社会物质财富,说明教育投资具有(  )

A.周期性长特点

B.弹性大特点

C.间接性特点

D.长效性特点

10.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物质前提和客观依据是(  )

A.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

B.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

C.科学技术水平 

D.社会人口

 

 

11.义务教育投资主体中居中心地位的是(  )

A.个人 

B.群众

C.国家或政府

D.企事业单位

12.计量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是(  )

A.教育投资

B.教育成本

C.教育收益

D.教育分配

13.分析大学生社会直接成本有多种计量方法,比较常用的有匡算法和(  )

A.“成本一效益”计算方法

B.实算法

C.费希洛计算法

D.舒尔茨计算法

14.最理想的学校规模类型是(  )

A.规模过大稳定型

B.规模适度稳定性

C.规模适度成长型

D.规模过小成长型

15.社会平均劳动简化比计算公式是(  )

A.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总课时数/某准级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总课时数

B.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某准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

C.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某准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

D.平均劳动简化=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简化比×各类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百分比(按教育程度)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教育经济学

 

17.教育的社会需求

18.教育结构

19.教育成本

20.教育个人收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简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

22.市场经济体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是什么?

23.反映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与速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24.★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的优点是什么?

25.分析解决我国教师工资问题的思路。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小题10分,第27小题15分,共25分)

26.论述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的观点(论述两位代表人物即可)。

27.结合现代社会实践,论述如何改进和完善教育投资的管理体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此题考核的是教育经济学学科产生的理论根源。其直接理论来源是“人力资本理论”。

2.C【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经济学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与产生起步比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中国教育经济学会成立的时间是1984年10月。答案是C。

3.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劳动的性质。从教育劳动具有劳务性或服务性这一特别使用价值角度,可以说教育劳动具有生产性因素,教育投资具有生产性投资的性质。

4.C【解析】沃尔什于1935年写了《人力的资本观》,被西方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第一篇论文,最早提出了“人力资本”这一概念。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人力资本投资》是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作。正确答案是C。关于“人力资本”这一知识点历年来必考,是考查重点。

5.B【解析】选项A具有迷惑性,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从而产生供求矛盾。教育社会需求与教育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则是由于社会与个人对教育需求的出发点和追求目的不同,正确答案是B。

6.D【解析】“经合组织”不仅是国际权威机构,而且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计量指标体系,因此作为“知识经济”概念确定的标志。选项A提出“后工业经济”,选项B提出“信息经济”,选项C提出“高技术经济”。

7.B【解析】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人才和劳动力既是教育培养的对象,又是产业部门和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成为链接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关键性环节。答案A、C、D阐述的都是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但是不是纽带。

8.D【解析】教育结构受制于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诸如A、B、C选项的内容。但从根本上讲,教育解雇主要受社会经济结构的制约。经济结构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内部发展变化的趋势,制约着教育结构内部调整改革的方向。

9.★C【解析】教育投资不能直接同物质生产资料结合,说明的是其间接性特点。正确答案是C。教育投资特点这一知识点,2007年真题考查过“长效性特点”,2008年真题考查过“周期性长的特点”,是考查热点。

10. A【解析】一个国家教育投资比例的大小,首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程度与速度,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这是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物质前提和客观依据。因此,正确答案是A。

Il. C【解析】根据义务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义务教育投资主体国家化,国家或政府成为最主要的投资者,居主体地位。

12.B【解析】要分析各种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并进行量化处理,首先必须考察教育成本,只有当效益大于成本时,才能体现出教育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所以,正确答案是B。

13.B【解析】实算法要求把一切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费用扣除掉,对学校固定资产,按不同种类分别给予折旧。这种方法相对比较实际也比较科学,正确答案是B。选项A用来研究分析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

14.B【解析】规模效益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资源内部分配是否合理,规模适度稳定型,不需要再做调整,属于教育规模的理想状态。

15. D【解析】四个选项中,公式正确的是C和D。选项C是劳动简化比的公式,选项D才是社会平均劳动简化比的计算公式。

二、名词解释题

16.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示的一门边缘学科。(2004、2006年皆考查过,有隔年考查的趋势,是重点题)

17.教育的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基于国家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18.教育结构是指教育这个社会现象总系统各种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即教育纵向子系统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教育横向子系统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

19.教育成本是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

20.教育个人收益或称教育私人收益,指个人接受某级某类教育,终生所能获得的经济收入扣除所支付的教育费用(教育成本)后的净收益。

三、简答题

21.简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

答: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表现:

(1)教育对人具有全面的影响作用。教育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对经济增强发生作用。

(2)教育通过培养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人才,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各个领域的人才,对社会生产力增强发生作用。

(3)教育通过陶冶劳动者的思想和道德,提高劳动者的精神文明程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劳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对经济发展发生作用。

22.市场经济体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是什么?

答:市场经济体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通过劳动力市场价格信号,调节教育的类别、层次、专业结构及各级各类各专业的招生数量。

(2)通过学费调节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由于非义务教育收取学费作为教育成本补偿,因此,学费就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教育的供给和需求。

(3)市场机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在教育市场不甚完善的情况下,是有限的;只有教育市场发育成熟后,市场机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作用才能充分发挥。

23.反映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与速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答:反映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指标有:

(1)义务教育普及率及增长率。具体指标数据包括: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义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在校学生数、义务教育适龄人口数等。

(2)非义务教育的升学率及其增长率。这主要反映中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中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占该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反映了中等教育发展的规模;该年龄组人口每年平均入学人口,即每年平均增长率,则反映了中等教育发展速度。

(3)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及其增长率。以每1万或每10万社会人口中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反映其发展规模;以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增长率反映其发展速度。

(4)成年人口当中的扫盲率以及职工、农民接受各种业余教育和各种培训的增长率等。

24.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的优点是什么?

答: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是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于1986年提出。其优点在于:(1)各教育成本分担和补偿的主体都可以从中获得经济收益,从而刺激了多主体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增加总体教育投资总量,从而扩大教育规模,加快教育的发展。

(2)教育成本分担和补偿制度与扩大学生就学、就业密切相关,因为没有选择权就不可能分担教育成本。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和家长享受较高层次教育机会的成本意识。

25.分析解决我国教师工资问题的思路。

答:(1)教师工资必须由财政拨款来保证。现阶段我国实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方针,但是由于一部分教育经费是学校自筹的,必然导致各校教师工资的不均等。因此,从长远观点来看,教师工资应该由政府来保证,而不是学校自筹。

(2)确定教师工资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公益事业。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背景下,国家在决定教师工资待遇时,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事实上存在教师劳动力市场,如果教师工资过低,则会导致教师这种高质量的劳动力流向其他部门,从而导致师资的短缺。

(3)确定教师工资必须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

(4)必须保证教师实际工资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

四、论述题

26.论述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的观点(论述两位代表人物即可)。

答:(1)舒尔茨的主要观点认为:

①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原因有三个:一、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超过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相对投资量,主要是由收益率决定的。二、人力资本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发挥着相互替代和补充作用。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会更多地代替其他生产要素。三、用具体数量化计算,进一步证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②教育促进经济增长是通过提高人们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的具体方式实现的。所谓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是指人们对于经济条件的变化、更新所作出的反应及其效率,即人们根据经济条件的变化,重新考虑合理分配自己的各种资源,如财产、劳动、金钱及时间等。这种能力的取得与提高,主要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的作用。

③人类时间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有效地合理使用与分配时间的能力,也是人力资本的构成部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宝贵的人类时间,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④教育也是使个人社会收入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生产的能力,从而增加个人收入,使个人工资和薪金结构发生变化。

(2)丹尼森的主要观点认为:

丹尼森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除与舒尔茨相同处外,还有突出的贡献和区别于舒尔茨的一些观点。被称为西方人力资本计量的代表人物。他与舒尔茨在理论上主要区别有:

①认为教育不是生产中的单独因素,是生产中人力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

②教育因素和教育投资指的是受正规教育年限的多少。

③“知识增进”是人力资本组成部分。

④正规教育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只有其中的五分之三在起作用。

(3)贝克尔的主要观点认为:

①人力资本投资的目的,既要教育当前的经济效益又要教育未来的经济收益。

②在职培训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

③收集信息、情报资料也是人力资本的内容之一,同样具有经济价值。

④提出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

⑤提出了“年龄——收入”曲线。

⑥用具体数学计算和实证确定,说明了高等教育收益率,同时也比较了不同教育等级之间的收益率差别。

【解析】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的观点,历年来都是考查的重点热点问题,尤其是舒尔茨的主要观点,更是核心考点。解答此题,需要对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有综合的把握。按照题目要求,提取自己比较熟悉的两位人物的观点进行阐述,并需要结合自己的理解展开论述。

27.结合现代社会实践,论述如何改进和完善教育投资的管理体制。

答:教育投资管理体制的基本出发点应当是:有利于调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调动教育单位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育投资的使用效果。

(1)在教育投资的预算管理上,应逐步实施教育经费预算单列制度,保证教育投资足额到位。(2)建立和健全合理的定员定额制度。定员是确定人员编制,其基本依据是学校业务量大小,体制人员同业务量的比例关系。定额是由财政和教育部门为学校规定的支出限额。定员定额是确定学校预算支出的基础,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3)学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和经济核算制。作为过渡办法,可以将学校后勤服务的单位实行半企业化或企业化管理,实行经济核算制。

【解析】学校的教育投资主要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采用何种投资管理体制,如何管理教育投资,也是影响教育投资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解答此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在阐述清楚要点的基础之上,联系社会实践进行补充说明。如果能有自己的想法,言之成理,亦可以得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方法中不属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的是(  )

 

A.经济分析法

B.教育研究法C.经济计量和教育统计法

D.调查研究法

2.直接导致西方教育经济学诞生的是(  )

A.人力资本理论 

B.计量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D.劳动生产理论

3.衡量劳动力的价值,主要看(  )

A.劳动力本人所需的生活资料费用所占比重大小

B.劳动力子女所必须的生活资料费用所占比重大小

C.劳动力所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所占比重大小

D.劳动力总价值

4.人力资本的核心是(  )

A.人力投资

B.物力投资

C.生产投资

D.教育投资

5.舒尔茨认为,决定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投资相对投资量的主要是(  )

A.投资比例

B.投资收益率

C.投资量 

D.经济结构

6.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不包括(  )

A.社会人口状况

B.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C.政策导向

D.物质生活需求

7.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应该由(  )

A.政府提供 

B.市场经济机制配置

C.社会经济支持

D.政府和市场经济机制配置共同提供

8.★教育投资大不一定就能适应物质生产的需求,教育投资与物质生产过程具有一定伸缩性,说明教育投资具有(  )

A.周期性长特点

B.弹性大特点

C.间接性特点 

D.长效性特点9.教育事业经费含在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经费项目中,最终构成(  )

A.教育基本建设经费

B.教育事业经费

C.社会消费基金 

D.社会积累基金

10.下列各项不属于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静态指标的是(  )

A.社会总产值 

B.财政总支出

C.国民收入增长的比例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1.衡量一个国家义务教育投资比例,主要有两个指标:生均教育经费和(  )

A.初等教育生均事业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例

B.初等教育事业费占整个教育事业费的比例

C.义务教育投资在教育投资总量中的比例

D.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例

12.计算学生的机会成本,一般开始于(  )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13.教育成果质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

A.人才费用质量系数

B.人才费用质量系数

C.年度教育事业费利用效率

D.年度教育事业费利用效率

14.规模效益的好坏完全取决于(  )

A.教育资源的适当运用

B.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C.投资与收益的比例 

D.资源内部分配是否合理

15.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大的方面讲主要有劳动力人数和(  )

A.劳动力熟练程度

B.劳动力能力

C.劳动力教育程度

D.劳动技术装备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知识经济

 

17.经济结构

18.★教育投资

19.国际比较法

20.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为什么说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22.简述教育供求矛盾调节的方式。

23.简述什么是合理的教育结构。

24.简述义务教育投资结构中人员经费与公用经费比例结构的合理性。

25.简述丹尼森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小题10分,第27小题15分,共25分)

26.论述影响教育投资比例的因素。

27.论述我国教育规模的现状及对策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经济学学科研究方法。其研究方法包括经济分析法、教育研究法、经济计量和教育统计法、比较研究法、概算法等。D选项调查研究法属于教育研究方法,因此正确答案是D。此知识点2004年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过。

2.B【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经济学产生的理论根源。A最具有迷惑性,07年曾经考查过此点。但是A选项“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产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但是,直接导致西方教育经济学诞生的是计量经济学。

3.C【解析】劳动力除了依靠消费生活资料维持和延续其再生产之外,还要依靠生产消费,依靠教育费用、训练费用、形成自己的生产技能。劳动力价值中的三个构成因素比例结构中,教育和训练费用在其中将占有较大的比重。衡量劳动力的价值,主要看教育和训练费用所占比重的大小。正确答案是C。

4.D【解析】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因为教育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投资,教育投资比物力投资更有利,会带来更多的利润。A选项人力投资概念过于宽泛,人力投资作用大于物力投资。正确答案是D。

5.B【解析】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超过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相对投资量,主要由收益率决定。收益率高说明投资量不足,需要追加投资,收益率低,说明投资量过多,需要相对较少投资量。当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二者间投资收益率相等时,就是二者之间的最佳比例。因此,正确答案是B。

6.D【解析】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主要有:社会人口、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以及政策导向等。答案D是影响教育个人需求的动因。

7.A【解析】义务教育是强制性免费教育,属于公共产品,因此,其教育资源配置应该采取由政府提供,不能采取市场经济机制进行的资源配置方式,正确答案是A。

8.★B【解析】教育要适应物质生产发展的需求,如何才能适应就决定了教育投资的数量与分配,但由于影响物质生产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教育投资与物质生产过程具有的“一定伸缩性”说明是教育投资弹性大的特点。正确答案是B。教育投资特点这一知识点,2007年真题考查过“长效性特点”,2008年真题考查过“周期性长的特点”,是考查热点

9.C【解析】教育事业经费属于社会消费部分,最终构成社会消费基金。正确答案是C。教育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属于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最终构成社会积累资金。

10.C【解析】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基本指标分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两种。选项A、B、D都属于静态指标。选项C属于动态指标。

11.C【解析】两个指标:生均教育经费反映了义务教育投资在国民经济分配中的情况;义务教育投资在教育投资总量中的比例反映了义务教育投资在教育总投资中的分配情况。正确答案是C。

12.C【解析】机会成本是指社会个人为教育而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学生已满法定劳动力年龄因受教育而放弃的就业收入的成本为个人间接成本。从高中开始,大部分学生开始进入劳动力年龄,因此,一般从高中开始可以计算学生的机会成本。

13.B【解析】教育成果质量指标是对教育投资所取得的质量好坏进行考查。选项A、D是错误的公式。选项C是教育成果数量指标、选项B为正确答案,是教育成果质量指标。

14.D【解析】资源内部分配是否合理决定了规模经济效益的好坏,建立理想的教育规模,在于建立合理的内部资源分配指标。

15.D【解析】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劳动量。劳动力人数和劳动力技术装备是影响劳动力生产率的主要因素。


本文标签:宁夏自考 经济类 2019年自考教育经济学模拟试卷及答案汇总(上)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nxzk.nx.cn

本文地址:http://www.nxzk.nx.cn/jingji/21863.html


关注宁夏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宁夏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