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发布日期:2019-07-25 11:03:13 编辑整理:宁夏自考网 【字体: 】   【自考招生老师微信】
立即购买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一、名词解释

1、信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而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2、管理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影响的数据。

3、信息间的递归定义:管理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一个系统或一次处理所输出的信息,可能是另一个系统或另一次处理的原始数据;低层决策所用的信息又可以成为加工处理高一层决策所需信息的数据,这就是信息间的递归定义。

4、信息反馈:控制物流的输入信息作用于受控对象后,把产生的结果信息返回到输入端,并对信息再输入发生影响的过程。而上述作用于受控对象后的结果信息称为反馈信息。

5、DSS:在半结构化决策活动过程中,通过人机对话,向决策者提供信息,协助决策者发现和分析问题、探索决策方案,评价、预测和选择方案,以提高决策有效性的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的信息系统。

6、GDSS:支持一群决策者为获得有效决策结果的计算机辅助系统。

7、智能支持系统: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决策支持系统而形成的一种信息系统。

8、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II)系统:COPICS是美国IBM公司开发的适用于各类制造业工厂的管理信息系统,也是最早推出的MRPII商品化软件。

9、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根据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要,描绘出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II基础上,适应全球市场竞争供应链管理的需求,对企业资源全面管理的思想。

10、企业信息化: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不断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效益,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11、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e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与企业管理决策的网络化、智能化两个方面的结合,组成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2、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对企业的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得企业的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经营绩效指标有巨大的提高。

13、供应链管理: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

14、虚拟企业:具有企业功能,但在企业体内没有执行这些功能的实体组织的企业。

15、企业组织的虚拟化:一是企业内部的虚拟化;二是企业组织之间的虚拟化。

16、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EC):对整个贸易活动实现电子化。即交易各方通过计算机和通信网络进行信息的发布、传递、存储、统计,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纸介质信息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商业交易。

17、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程序、程序所使用的数据以及有关的文档资料的集合。

18、系统软件:直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外部设备的软件。

19、操作系统: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服务的软件。

20、数据通信:在收发站之间传送这些二进制代码序列的过程。


21、模拟通信系统:传递的信号为模拟信号,在时间和幅度取值上都是连续的。

22、数字通信系统:传递的信号为数字信号,在时间上是离散的,在幅度取值上是经过量化的。

23、基本频带:使用数字信号传输数据,终端设备将数字信号转变成脉冲电信号时,这种原始矩形脉冲信号固有的频带叫做基本频带,简称为基带。

24、调制: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叫做调制

25、解调: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的过程叫做解调

26、通信协议:在通信过程中,通信双方都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约定。

27、企业内部网(Intranet):一个企业为实现内部管理和通信而建立的独立网络。

28、企业外部网(extranet):企业内部网对企业外部特定用户的安全延伸。

29、数据库(Data Base,DB):以一定的方式将相关数据组织在一起并存储在外存储器上所形成的、能为多个用户共享的、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一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

30、数据库管理系统:帮助用户建立、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简称为DBMS(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

31、数据库系统(Data Base System):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数据的综合系统。

32、模式:描述逻辑结构的称为模式(或概念模式、逻辑模式) ,它是数据库数据的完整表示,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33、实例:模式的一组值称为模式的一个实例。

34、模型:对现实世界事物特征的模拟和抽象就是这个事物的模型。

35、实体:客观存在,并且可以互相区别的事物。


36、属性:实体具有的每一个特性都称为一个属性。

37、码:在众多属性中能够惟一标识(确定) 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组的称为实体的码。

38、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

39、实体型:用实体名及描述它的各属性名,可以刻画出全部同质实体的共同特征和性质,它被称为实体型。

40、逻辑数据模型:用户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看到的现实世界,它描述了数据库数据的整体结构。

名词解释

41、物理数据模型:用来描述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和存储方法的。

42、关系数据库系统:在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如果依照关系模型定义,就是关系数据库系统。

43、关系(Relation):一张二维表对应一个关系。

44、属性(Attribute):表中每一列叫做一个属性,属性有名和值的区别。

45、元组(Topl):由属性值组成的每一行叫做一个元组。

46、框架(rramework):由属性名组成的表头称为框架(关系型)。

47、分量:表中的每一个属性值。

48、域(Domain):每个属性的取值范围。

49、主码(Primary Key):一个关系中往往会有多个候选码,可以指定一个为主码。

50、数据库表:数据表也简称表,在VFP中数据表一般应当包含在数据库中,叫做数据库表(简称库表);但是也可以独立存在,叫做自由表。


51、关键字:关系中的码在数据表中一般叫做关键字,主码叫做主关键字。

52、系统工程:为了合理地进行开发、设计和运用系统而采用的思想、步骤、组织和方法的总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属于系统工程的范畴。

53、系统的生命周期:任何系统均有其发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

54、原型:首先由用户与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合作,在短期内定义用户的基本需求,开发出一个功能不十分完善、实验性的、简易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基本框架,称之为原型。

55、对象:数据和操作的封装通信单位。

56、对象的属性和服务:在面向对象技术里,将数据和操作称为对象的属性和服务。

57、类:一组具有相同结构、操作和约束条件的对象,对象类由“类说明”和“类实现”两大部分组成。

58、类继承机制:一个类的上层可以有超类,下层可以有子类,形成一种层次结构。一个类可以有多个超类,也可以有多个子类。超类是下层子类的概括,因此子类可以继承超类的属性、操作和约束规则,这就是类继承机制。
 

59、诺兰模型: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客观道路及规律,即所谓诺兰模型。

60、战略集合转移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SST):把组织的总战略看成一个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组成。信息系统战略性规划过程,就是将企业的战略集转化为MIS的战略集的过程。

61、关键要素: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组织成功的重要因素,它们也是企业最需要得到的决策信息、是值得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活动区域。

62、现状调查:在所确定的系统范围之内,对现行系统进行详尽、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收集一切有关的事实、资料和数据,彻底掌握现行系统的工作状况,为下一步的需求分析和建立逻辑模型提供依据。

63、业务流程图:以一项业务或一组相互关联的业务作为描述对象,对它们的处理过程及所涉及的信息进行描述。

64、数据流程图:既是对原系统进行分析和抽象的工具,也是用以描述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有两个特点:概括性,抽象性。

65、外部实体:不受所描述的系统控制,独立于该系统之外的部门、群体,或另一个信息系统。

66、数据流:与所描述系统数据处理功能有关的各类数据的载体,是各处理功能输入和输出的数据集合。
 

67、数据字典:给数据流程图中每个成分以定义和说明的工具。

68、功能分析:对数据流程图中处理过程的功能作详细的说明。

69、U/C矩阵:是一张表格。它可以表数据/功能系统化分析的结果。它的左边第一列列出系统中各功能的名称,上面第一行列出系统中各数据类的名称。表中在各功能与数据类的交*处,填写功能与数据类的关系。如果在某功能中建立了一个数据类,则在该功能与数据类的交*处填上字母C,如果完成某功能要应用一个数据类,则在交*处填上字母U.

70、非法耦合:一个模块与另一个模块内部发生联系,即一个模块中的某些内容在另一模块中以某种方式被引用,称为非法耦合。

71、以转换为中心的结构:如果待分解的模块是一个数据凝聚的模块,即内部包含若干顺序执行且对某些数据进行转换处理,称为以转换为中心的结构。这种模块可分解为输入、处理、输出三大部分。

72、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为一个确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择一个最适合应用要求的物理结构的过程,就叫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

73、物理数据模型: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称为数据库的物理数据模型。

74、E-R图:描述概念数据模型的主要工具是E-R(实体一联系) 模型,或者叫做E-R图。

75、用户的视图:在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中,用户的局部概念模式是全局概念模式的子集,叫做用户模式、外模式,它是从用户的观点看到的数据库,所以也叫做用户的视图。

76、程序设计:实际上是对象的设计。对象有自己的数据(属性) ,也包括作用于数据的操作(方法) 和对象的响应(事件)。

77、人机对话:也叫人机交互,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为了控制或校验目的,通过计算机显示屏幕,使人和计算机对话(交互)的操作。

78、数据源:报表数据的来源,可以是数据表、视图、查询或临时表。

79、布局:用来定义报表输出格式的文件。一般提供了列布局、行布局、一对多布局、多栏布局等。

80、处理过程设计:对控制结构图中,每一个模块内部的处理过程,进行具体的描述。

名词解释

81、程序设计任务书:详细地描述这个处理逻辑可以使用“输入一加工一输出”(Inpu Process Output,IPO)图。IPO图将为编制程序提供指导,所以也叫做程序设计任务书。

82、系统设计说明书:又称为系统设计报告,是系统设计的最后成果,也是新系统的物理模型和系统实施的依据。

83、语法错误:因程序设计人员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不够,或程序设计基本功不扎实造成的结果。

78、数据源:报表数据的来源,可以是数据表、视图、查询或临时表。

79、布局:用来定义报表输出格式的文件。一般提供了列布局、行布局、一对多布局、多栏布局等。

80、处理过程设计:对控制结构图中,每一个模块内部的处理过程,进行具体的描述。

81、程序设计任务书:详细地描述这个处理逻辑可以使用“输入一加工一输出”(Inpu Process Output,IPO)图。IPO图将为编制程序提供指导,所以也叫做程序设计任务书。

82、系统设计说明书:又称为系统设计报告,是系统设计的最后成果,也是新系统的物理模型和系统实施的依据。

83、语法错误:因程序设计人员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不够,或程序设计基本功不扎实造成的结果。

 

本文标签:宁夏自考 工学类 2019年自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nxzk.nx.cn

本文地址:http://www.nxzk.nx.cn/gxl662/21402.html



关注宁夏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宁夏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宁夏自考便捷服务

2019年自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日期:2019-07-25 11:03:13  整理:宁夏自考网  浏览(

一、名词解释

1、信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而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2、管理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影响的数据。

3、信息间的递归定义:管理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一个系统或一次处理所输出的信息,可能是另一个系统或另一次处理的原始数据;低层决策所用的信息又可以成为加工处理高一层决策所需信息的数据,这就是信息间的递归定义。

4、信息反馈:控制物流的输入信息作用于受控对象后,把产生的结果信息返回到输入端,并对信息再输入发生影响的过程。而上述作用于受控对象后的结果信息称为反馈信息。

5、DSS:在半结构化决策活动过程中,通过人机对话,向决策者提供信息,协助决策者发现和分析问题、探索决策方案,评价、预测和选择方案,以提高决策有效性的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的信息系统。

6、GDSS:支持一群决策者为获得有效决策结果的计算机辅助系统。

7、智能支持系统: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决策支持系统而形成的一种信息系统。

8、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II)系统:COPICS是美国IBM公司开发的适用于各类制造业工厂的管理信息系统,也是最早推出的MRPII商品化软件。

9、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根据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要,描绘出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II基础上,适应全球市场竞争供应链管理的需求,对企业资源全面管理的思想。

10、企业信息化: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不断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效益,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11、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e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与企业管理决策的网络化、智能化两个方面的结合,组成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2、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对企业的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得企业的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经营绩效指标有巨大的提高。

13、供应链管理: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

14、虚拟企业:具有企业功能,但在企业体内没有执行这些功能的实体组织的企业。

15、企业组织的虚拟化:一是企业内部的虚拟化;二是企业组织之间的虚拟化。

16、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EC):对整个贸易活动实现电子化。即交易各方通过计算机和通信网络进行信息的发布、传递、存储、统计,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纸介质信息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商业交易。

17、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程序、程序所使用的数据以及有关的文档资料的集合。

18、系统软件:直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外部设备的软件。

19、操作系统: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服务的软件。

20、数据通信:在收发站之间传送这些二进制代码序列的过程。


21、模拟通信系统:传递的信号为模拟信号,在时间和幅度取值上都是连续的。

22、数字通信系统:传递的信号为数字信号,在时间上是离散的,在幅度取值上是经过量化的。

23、基本频带:使用数字信号传输数据,终端设备将数字信号转变成脉冲电信号时,这种原始矩形脉冲信号固有的频带叫做基本频带,简称为基带。

24、调制: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叫做调制

25、解调: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的过程叫做解调

26、通信协议:在通信过程中,通信双方都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约定。

27、企业内部网(Intranet):一个企业为实现内部管理和通信而建立的独立网络。

28、企业外部网(extranet):企业内部网对企业外部特定用户的安全延伸。

29、数据库(Data Base,DB):以一定的方式将相关数据组织在一起并存储在外存储器上所形成的、能为多个用户共享的、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一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

30、数据库管理系统:帮助用户建立、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简称为DBMS(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

31、数据库系统(Data Base System):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数据的综合系统。

32、模式:描述逻辑结构的称为模式(或概念模式、逻辑模式) ,它是数据库数据的完整表示,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33、实例:模式的一组值称为模式的一个实例。

34、模型:对现实世界事物特征的模拟和抽象就是这个事物的模型。

35、实体:客观存在,并且可以互相区别的事物。


36、属性:实体具有的每一个特性都称为一个属性。

37、码:在众多属性中能够惟一标识(确定) 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组的称为实体的码。

38、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

39、实体型:用实体名及描述它的各属性名,可以刻画出全部同质实体的共同特征和性质,它被称为实体型。

40、逻辑数据模型:用户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看到的现实世界,它描述了数据库数据的整体结构。

名词解释

41、物理数据模型:用来描述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和存储方法的。

42、关系数据库系统:在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如果依照关系模型定义,就是关系数据库系统。

43、关系(Relation):一张二维表对应一个关系。

44、属性(Attribute):表中每一列叫做一个属性,属性有名和值的区别。

45、元组(Topl):由属性值组成的每一行叫做一个元组。

46、框架(rramework):由属性名组成的表头称为框架(关系型)。

47、分量:表中的每一个属性值。

48、域(Domain):每个属性的取值范围。

49、主码(Primary Key):一个关系中往往会有多个候选码,可以指定一个为主码。

50、数据库表:数据表也简称表,在VFP中数据表一般应当包含在数据库中,叫做数据库表(简称库表);但是也可以独立存在,叫做自由表。


51、关键字:关系中的码在数据表中一般叫做关键字,主码叫做主关键字。

52、系统工程:为了合理地进行开发、设计和运用系统而采用的思想、步骤、组织和方法的总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属于系统工程的范畴。

53、系统的生命周期:任何系统均有其发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

54、原型:首先由用户与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合作,在短期内定义用户的基本需求,开发出一个功能不十分完善、实验性的、简易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基本框架,称之为原型。

55、对象:数据和操作的封装通信单位。

56、对象的属性和服务:在面向对象技术里,将数据和操作称为对象的属性和服务。

57、类:一组具有相同结构、操作和约束条件的对象,对象类由“类说明”和“类实现”两大部分组成。

58、类继承机制:一个类的上层可以有超类,下层可以有子类,形成一种层次结构。一个类可以有多个超类,也可以有多个子类。超类是下层子类的概括,因此子类可以继承超类的属性、操作和约束规则,这就是类继承机制。
 

59、诺兰模型: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客观道路及规律,即所谓诺兰模型。

60、战略集合转移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SST):把组织的总战略看成一个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组成。信息系统战略性规划过程,就是将企业的战略集转化为MIS的战略集的过程。

61、关键要素: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组织成功的重要因素,它们也是企业最需要得到的决策信息、是值得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活动区域。

62、现状调查:在所确定的系统范围之内,对现行系统进行详尽、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收集一切有关的事实、资料和数据,彻底掌握现行系统的工作状况,为下一步的需求分析和建立逻辑模型提供依据。

63、业务流程图:以一项业务或一组相互关联的业务作为描述对象,对它们的处理过程及所涉及的信息进行描述。

64、数据流程图:既是对原系统进行分析和抽象的工具,也是用以描述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有两个特点:概括性,抽象性。

65、外部实体:不受所描述的系统控制,独立于该系统之外的部门、群体,或另一个信息系统。

66、数据流:与所描述系统数据处理功能有关的各类数据的载体,是各处理功能输入和输出的数据集合。
 

67、数据字典:给数据流程图中每个成分以定义和说明的工具。

68、功能分析:对数据流程图中处理过程的功能作详细的说明。

69、U/C矩阵:是一张表格。它可以表数据/功能系统化分析的结果。它的左边第一列列出系统中各功能的名称,上面第一行列出系统中各数据类的名称。表中在各功能与数据类的交*处,填写功能与数据类的关系。如果在某功能中建立了一个数据类,则在该功能与数据类的交*处填上字母C,如果完成某功能要应用一个数据类,则在交*处填上字母U.

70、非法耦合:一个模块与另一个模块内部发生联系,即一个模块中的某些内容在另一模块中以某种方式被引用,称为非法耦合。

71、以转换为中心的结构:如果待分解的模块是一个数据凝聚的模块,即内部包含若干顺序执行且对某些数据进行转换处理,称为以转换为中心的结构。这种模块可分解为输入、处理、输出三大部分。

72、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为一个确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择一个最适合应用要求的物理结构的过程,就叫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

73、物理数据模型: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称为数据库的物理数据模型。

74、E-R图:描述概念数据模型的主要工具是E-R(实体一联系) 模型,或者叫做E-R图。

75、用户的视图:在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中,用户的局部概念模式是全局概念模式的子集,叫做用户模式、外模式,它是从用户的观点看到的数据库,所以也叫做用户的视图。

76、程序设计:实际上是对象的设计。对象有自己的数据(属性) ,也包括作用于数据的操作(方法) 和对象的响应(事件)。

77、人机对话:也叫人机交互,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为了控制或校验目的,通过计算机显示屏幕,使人和计算机对话(交互)的操作。

78、数据源:报表数据的来源,可以是数据表、视图、查询或临时表。

79、布局:用来定义报表输出格式的文件。一般提供了列布局、行布局、一对多布局、多栏布局等。

80、处理过程设计:对控制结构图中,每一个模块内部的处理过程,进行具体的描述。

名词解释

81、程序设计任务书:详细地描述这个处理逻辑可以使用“输入一加工一输出”(Inpu Process Output,IPO)图。IPO图将为编制程序提供指导,所以也叫做程序设计任务书。

82、系统设计说明书:又称为系统设计报告,是系统设计的最后成果,也是新系统的物理模型和系统实施的依据。

83、语法错误:因程序设计人员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不够,或程序设计基本功不扎实造成的结果。

78、数据源:报表数据的来源,可以是数据表、视图、查询或临时表。

79、布局:用来定义报表输出格式的文件。一般提供了列布局、行布局、一对多布局、多栏布局等。

80、处理过程设计:对控制结构图中,每一个模块内部的处理过程,进行具体的描述。

81、程序设计任务书:详细地描述这个处理逻辑可以使用“输入一加工一输出”(Inpu Process Output,IPO)图。IPO图将为编制程序提供指导,所以也叫做程序设计任务书。

82、系统设计说明书:又称为系统设计报告,是系统设计的最后成果,也是新系统的物理模型和系统实施的依据。

83、语法错误:因程序设计人员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不够,或程序设计基本功不扎实造成的结果。

 

本文标签:宁夏自考 工学类 2019年自考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nxzk.nx.cn

本文地址:http://www.nxzk.nx.cn/gxl662/21402.html


关注宁夏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宁夏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